我与民盟同岁

写在中国民主同盟八旬华诞之际

作者:余春树时间:2021-01-13点击数:

民盟湖北科技学院总支 老盟员教师余春树

光辉灿烂的2021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迎来了中国民主同盟八旬华诞!在这一特别的日子里,作为“沐浴党的阳光、与民盟同岁”的老盟员,我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永远难忘大灾大难的2020年!幸亏有习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幸亏有各民主党派的有力配合,幸亏有14亿中国人民“鏖战疫情”的人民战争,才有今天谱写人类抗击传染病史最壮丽的诗篇!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抗疫救人,尽显民盟风采。值此危难之际,新一代民盟人挺身而出,投入抗疫斗争,他们是无愧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为了抗疫,地处鄂南山区的咸宁市部分民盟盟员自愿捐款捐物,共计人民币65万多元。尽管数字不大,但它却代表我们全市盟员的心!

2020年,我所在的民盟咸宁市委员会,已被湖北省民盟授予“先进集体”。2020年,民盟湖北省委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刘复兴、吴宏钧、甘受益、刘传华等19人。优秀盟员医师甘受益,已荣获省民盟“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先进个人称号。民盟咸宁市咸安区总支已荣获民盟中央“盟务工作先进基层组织”称号;全国优秀盟员医师刘传华所在的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已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殊荣。

盟员许泱和民盟市委会秘书阮子胜撰写的题为《加强协同创新 推进城市群发展》的论文,荣获民盟中央“经济论坛”优秀论文。优秀老盟员余春树撰写的《双龙社区 第8网格:严把“三关” 谱抗疫战歌》一文,在人民日报2020-03-17,作为“有品质的新闻”发表,深受各界人士好评;盟员教师余春树撰写的《八旬画家刘三多笔下的人与自然》一文,已于2020-10-08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学 习 强 国”平台发表,点击率高达364329人次。

一、我的“民盟”,超棒!

记得80年前的今天,抗日战争进入极其艰苦的相持阶段,国共合作出现严重危机,国共两党以外主张抗日的政团和人士强烈呼吁:必须联合起来,以政治民主、全国团结促进抗战的伟大胜利——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1941年3月19日中国民主同盟(时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上清寺“特园”应运而生。

曾记否,自诞生之日起,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梁漱溟、杜斌丞、李公朴、闻一多、史良等民盟先贤,团结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和社会贤达,坚持抗战,争取民主,反对内战,自觉地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6年1月,民盟参与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政治协商会议和国共两党和谈过程中,民盟与中共代表团密切合作,力促和谈成功。与此同时,一批优秀的民盟志士如李公朴、闻一多、杜斌丞、杨伯恺、于邦齐等在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前仆后继,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旗帜上,也有民盟先烈血染的风采!

曾记否,新中国建立后,张澜、沈钧儒、史良、陶行知、童第周、梁思成、钱伟长、华罗庚、马叙伦、楚图南、费孝通等民盟精英,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积极投身多党合作的宏伟事业,以赤诚之心“出主意、想办法”,怀拳拳之意“做好事、做实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是我们参政党与执政党共同信守的诺言,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良传统!

看今朝,进入新时代,丁石孙、丁仲礼、蒋树声、张宝文、王光谦、张来斌、高玉葆、胡刚等等一大批“教育之星”,严格按照“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要求,自觉坚持、发展、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自觉服务大局、维护大局,围绕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以及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地建言献策,描绘祖国锦绣的彩卷。

如今的民盟,更是英才济济,不忘合作初心,牢记发展使命!如民盟盟员、知名植物营养学家、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张福锁,以其农业领域研究和实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十余项,中国青年科技奖数十项,2018年又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并且荣获世界农业奖。世界农业奖评审委员会主席Maurice Moloney如此评价:张福锁,是世界植物营养领域的权威,他的研究改善了土壤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性,提高粮食生产,优化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他在中国培养了新一代农业科学家,提高了全世界农民的生产力。

二、民盟的“我”,风光!

作为湖北省一位盟员教师,“我与民盟同岁”,也与民盟“共担风雨共成长”。

1941年春,我出生在湖北省赤壁市神山镇。在那黑暗年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听祖辈和长辈人诉说,我们镇湖对面石家村,曾有48家村民被日本鬼子抢光、杀光、烧光、惨不忍睹!我们神山小学首任校长王启才之父,曾在赤壁市被日寇飞机轰炸而死!所以,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早就埋下了痛恨日寇的种子,长大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报效祖国和人民。

记得中学语文课本里,我学过民盟志士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演讲》,他那爱国、爱民、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给我年轻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正是李公朴、闻一多、沈钧儒、史良、费孝通、梁思成、钱伟长、华罗庚等这些重量级人物,才使我们对民盟产生了敬佩之情!回顾民盟的斗争史和发展史,我深切地感悟到:民盟,意味着骨气和正气,意味着渊博的学识、风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1988年,我由湖北省政协委员、民盟咸宁医学院主委张军教授介绍入盟的。无论是“三伏天”,还是“三九天”,到了民盟,就像到了“我们温馨的家”!每年组织到“将军县红安和国防教育基地麻城”参观学习,是民盟组织给新盟员上的“第一课!”每次回校,大家都深感:受益匪浅。在盟组织的学习会上,我们重温《盟章》,经常学习《民盟历史人物》《群言》《中央盟讯》《湖北盟讯》等文件。特别是被开国领袖毛泽东称赞为“女中豪杰”的史良,我的印象更深!史良(生1900年——卒1985年),曾任民盟中央主席。早在1936年11月22日,国民党悍然逮捕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王造时、史良,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之狱,而且史良又是七君子中唯一的女性。后来,在宋庆龄、何香凝等人的积极活动下,“七君子”入狱近八个月后,得以释放;紧接着,掀起了“一致对外”的救国高潮。重庆谈判前夕,史良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泽东,史良对毛泽东说,蒋介石这个人很不可靠,在谈判中千万不能上他的当!毛泽东说,谢谢史良的提醒,请朋友们放心,我们早有准备。

1950年,担任新中国司法部长的史良,深入基层调查,并主持落实新中国第一部大法——《婚姻法》。《婚姻法》颁布前两年,史良、邓颖超等领导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有个令人寒心的事实:有些地方在土改中,统治妇女,不准出村,甚至命令所有寡妇一定要嫁给贫雇农光棍,把地主家妇女当成胜利果实分配……

新出炉的《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等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三美相加”、气质非凡的史良女士一贯强调:人民是主人,官吏是主人的公仆,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于律己,自奉甚俭。解放后,史良部长主动将自己在1948年承办一件大遗产案获得的上海十余栋房屋报酬全部献给国家;另一栋三层楼的60余间房屋,主动拨给民盟上海市委作为办公用房。由此可见,我们的民盟前辈,真是德才兼备、高风亮节,确实是我们全国盟员永远学习的榜样!

※深受民盟熏陶的“我”,应该怎么办?我的回答是:“我为民盟增光辉”!

1、树立“民主党派”形象

1989年学潮动乱席卷全国,我们咸宁师专(湖北科技学院的前身之一)也受到不小的冲击。已是凌晨1点,部分偏激学生还在那里“大闹校园”。聂贻俊校长心急如焚,他要我这个民主党派人士、优秀班主任,尽快写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见报,于是我在凌晨两、三点钟,以民盟盟员、讲师的名义撰写了一篇题为《四化建设必须由共产党领导》一文,第二天早晨八点面呈校长。聂校长与中共咸宁地委胡永继书记见到此文后,拍案叫好!立即送《咸宁日报》,选在1989年5月4日头版主要位置发表。对此,地委、行署领导都说:这对稳定校园和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年,学校评我为:第一位“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4年12月,受校党委指派,我撰写了题为《这里,充满着真情与爱心》、《“金凤凰”从这里飞出》等文章,被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委高工委、省妇联肯定,并在《湖北日报》《咸宁日报》等处刊登。我笔下的精神文明先进典型——李冬云,被中共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五好’家庭标兵户”、“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此基础上,1995年11月以来,湖北经济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已多次报道并拍摄《咸宁人家》、《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等专题片播出,在省内外引起了轰动效应。

香港回归前夕,社会上众说纷纭。我作为市人大代表,应邀在咸宁师专广播台,发表了铿锵有力的演讲,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并在《咸宁日报》1997年6月26日头版显著位置上发表了我撰写的题为《盼香港回归 喜中华腾飞》的通讯,进一步树立了民主党派的形象。1991年,我被评为省、地“优秀盟员”;1997年底,我被评为“民盟湖北省委(1992年--1997年)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2、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1965年7月,我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本科,至今已执教数十年。由于是一名资深副教授,曾有南方朋友劝我“下海”、“经商”,赚大钱,我却说:“我的根在咸宁,我的事业在教育!”我强烈地意识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积50年的学习和工作之经验,我深有感触地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要努力搞好教书育人工作,大力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跨世纪写作人才!”

回顾那几年,我担任写作教研室主任,年均教学工作量400多课时,在备、教、批、辅、考等方面,大胆进行改革,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1995年7月,我年逾古稀的老母亲病倒在医院抢救室,我仍在阶梯教室给同学们声情并茂地讲课,我只在电话里动员妹妹、妹夫等亲戚代为护理一段日子。当时,见此情景的师生无不为之感动!8天后,我的“写作”课讲完了,我再请假到市一医院去护理老母亲。最后,不到两天,我的老母亲就离开人间了!此时此刻,我跪在老母亲的灵堂前心如刀绞地痛哭,深感愧疚:“请您原谅儿子,忠孝不能两全,未能报答老母亲的养育之恩!”

1995年,同事们一致评选我为校“先进工作者”;1997年,我所负责的写作教研室,被评为全校第一个“先进教研室”,我所主讲的《写作学》,被湖北省教委授予“省级优质课程”称号,并被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3、展示“人大代表”风采

1993年11月18日,我光荣地当选为“咸宁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我终生难忘人民对自己的信赖和重托。因此,我特别认真地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法》”,经常征求广大选民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参加人大代表活动,不遗余力地参政议政,充分展示人大代表的风采。

在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简明扼要地提出了解决人民群众乘车难、菜篮子以及加强治安、打假治劣、发展城乡经济等8条意见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为此印发专文,市政府条条答复,尽力解决。对此,《湖北日报》1994年8月8日发表了我撰写的题为《政府重视人民群众意见,令人敬佩》的文章。与此同时,我与另两位代表提出了“尽快改建195医院至公安处一段路 面"的建议,受到了地、市领导重视,已由行署拨款计人民币128万元,成功地改建了该段水泥路面。广大市民反映:“过去,走在这条路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走在这条路上,宽敞、平坦、心情舒畅!”“多亏了这一届人大代表为人民建言办事!”

在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我提出6条意见和建议。其中“盼速解决米袋子、油罐子和菜篮子等老大难问题”的建议,收到常务副市长孙宏春的亲笔信,答复满意,措施得力。

1995年10月10日,在地区各届知名人士“跨世纪蓝图”座谈会上,我对“科教兴区”提了一些建设性意见。还着重反映了咸宁市有40多个单位向咸宁师专摊派,导致本区高校办学条件艰难。不久,咸宁地委、行署领导亲临咸宁师专现场办公,并下文规定:今后任何部门不得向咸宁师专和咸宁医学院摊派;如确有必要,务必报请省政府批准。

为了响应地、市领导“关于治理脏乱差 创建文明城”的号召,我亲自调查并撰写题为《这种脏乱差也该治一治》的电视专题片,已于1995年5月底、6月初在咸宁电视台播放3次,社会反响很大。

1995年6月,我同申美君、黄美英等全国和省、市人大代表一起,视察温泉开发区泉塘村小学,高度赞扬该校办学的宝贵经验。

我冒着高温酷暑深入泉塘村调查,并撰写题为《上不向国家伸手下不向农民摊派, 目前,农村学校究竟怎么办?》的调查报告,作为向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时的参考。

1996年3月,咸宁师专东9栋青年教工宿舍的修建已拖延近一年的时间。 许多青年教工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一方面向市人大撰写提案,积极呼吁;另一方面亲自登府找佘家驹市长反映情况。3月21日深夜11点钟,佘市长在家中热情地接待了我,对我所反映的情况高度重视,并于第二天上午,亲自批示到政府办,请安主任督办。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该教工宿舍的修建第二天就开工了。

由于“参政议政成绩突出,我从1994年以来,连续五年被评为咸宁市优秀人大代表”。面对一系列荣誉,我并未丝毫的陶醉和松懈。咸宁市有位知名作家如此评价余春树:“他怀着耕耘者对绿色大地的一往深情,执着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在长期艰难的跋涉中永葆青春的风采。他,不愧为学生的偶像,教师的楷模,山城的骄子。”中共咸宁地委书记李明贵则如此称赞:“民主党派人士余春树教授,真不愧为阳光灿烂下的优秀人大代表!”

4、实现“新时代老人”的人生价值

旧社会,我们中国人被帝国主义列强斥之为“东亚病夫”!1949年10月1日,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豪情万丈地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曾记否,当时站在毛主席身边的有国家副主席张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他们都是民盟领导。是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民盟与各民主党派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数十年艰苦奋斗的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开始“富起来了”,“强起来了”!作为民盟的“我”,应该真诚地感谢党、感谢民盟,我要生命不息,写作不止,做一位“有民族尊严、有生活质量”的新时代中国老人。但愿“生能济世方称寿,活到无愁便是仙”!

※请看,下面一串串闪光的脚印:

①难忘2005年

余春树、余朝晖撰写《石瑛:爱国志士有后人》一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17日 要闻社会版发表,在海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②难忘2016年

余春树撰写《神峰雅趣分外佳——湖北英山神峰山庄生态体验游散记》,在《中国改革报》2016-01-06第四版(特别关注)发表,引起中共咸宁市委李建明书记、咸宁市丁小强市长的亲笔批示。咸宁日报、咸宁周刊、咸宁电视台对此文及其作者重点报道,大力宣传。

③难忘2019年

余春树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撰写《我的22条意见和建议》,引起校党委高度重视!并且我还饱含深情地撰写《喜看“十九大”精神在这里闪光》一文,先后在湖北科技学院报、咸宁日报发表,而且咸宁日报记者来校、来家对重点人和重点事进行跟踪报道。请见咸宁日报2019年12月11日题为《老师专有了新面貌》的专题报道。此举,受到湖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田辉玉的高度赞扬!校党委还专门安排我作为湖科教代会的“特邀代表”,继续关心学校的工作。田辉玉书记对待我这位老民盟盟员、退休教师“平易近人、视如诤友”,他亲自接见、亲切勉励,并且与我合影留念。对此,我将终生难忘。

④中共领导、多党合作

在咸宁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上,我等30余名民主党派人士自创自演的精彩节目《同心同行》配乐诗朗诵,受到市委书记丁小强等市领导和各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赞扬。

⑤“战疫情”成果

A、2020年3月,为了“战疫情”取得胜利,余春树首先响应“民盟市委”倡议,主动捐款人民币1000元,且在“战疫情”高危期间,主动依靠党组织,认真调研,撰写了《严格把关“不动摇” 精准防控“不放松”》的经验通讯,在《香城都市报》头版头条发表;并撰写(配发图片)《双龙社区第8网格:严把“三关”谱抗疫战歌》一文,在《人民日报》2020-03-17作为“有品质的新闻”发表,网上点击率很高,并受到湖科党委和咸安区委、区政府的特别肯定。

B、2020年4月,余春树、余朝晖撰写人物通讯《她,是最美的志愿者》,在《咸宁日报》2020-04-06显著位置发表,广受各界人士好评。

⑥传递正能量

余春树撰写《八旬画家刘三多笔下的人与自然》一文,已于2020-10-08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发表,点击率高达364329人次。

余春树撰写《刘三多笔下的“老黄牛”,超棒!》一文,已于2020-11-26在《咸宁日报》发表,并在《中国改革报》改革网全文转载,深受海内外人士好评。

⑦为家乡办好事

2020年12月,受龙潭村党委的嘱托,作为“特邀编审”的我,用只争朝夕的精神,呕心沥血地工作,业已精心审阅、规范修改26万余字的《龙潭村志》,并撰写“编审感言”,且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均受到龙潭村“两委”领导的欢迎。

⑧积极宣传咸宁市

与 爱 同 行惠 游 咸 宁

——欣闻刘复兴副市长为咸宁代言 有感

A“湖光山色”美

春游万亩竹海,夏享九宫清凉,

秋赏金桂飘香,冬浴温泉天堂。

B“文史底蕴”美

商代铜鼓奏乐,万里茶道品茗,

北伐威震中外,赤壁鼎鼎大名。

C“人杰地灵”美

京城名人荟萃,通山隐洞风光,

黄袍油茶示范,嘉鱼田野辉煌。

D“咸宁养生”美

瑶林琼树咸宁,喜迎九州游君;

南鄂美味佳肴,洗肺养胃养生!

(民盟盟员、咸宁市市民余春树79岁)

※2020年秋,该组诗在《咸宁日报》发表;且在咸宁市人民广播电台配乐朗诵。

 

湖北科技学院党委统战部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电话:0715-8265356  传真:0715-8265356   邮编:437100
ICP备案号:鄂ICP备1200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