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青族介绍

作者:时间:2016-01-06点击数:

穿青族

穿青人,又称川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市三地、市所属十多个县,一九五四年普选登记有二十四万八千多人,第五次人口普查自报填写穿青人族称的人数约六十七万人,其中半数以上聚居在织金纳雍两县,每县均超过二十万人。

形成历史

至于穿青人的族源由来,学术界向来有好多种说法:  

土著说

有主张土著说的,认为穿青人和历史上的僚人一样,是发源于贵州的原生民族,这种观点以贵州部分民族研究专家为代表,穿青人内部的一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士也持该观点;  

分支说

还有以著名民族识别专家宋蜀华先生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穿青人是汉族的一支,是明朝朱元璋派傅有德、沐英征讨云南时从江西,江苏等省随军迁移到贵州的。战争结束后,大军就地垦戍,这部分随军汉人(包括军人和他们的家属)留居当地,和当地土著通婚融合,天长日久就成了今天的穿青人。

笔者所在村子及附近村寨的穿青人祖籍都为江西,证实这种说法是有一定可信度的。至于这两种说法谁是谁非,尚待时间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来证明。

如果说我们穿青人的确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而成的,这的确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即穿青人的形成过程是汉族的少数民族化过程,这和今天的少数民族汉化刚好形成鲜明对比。究其根源,大概因为土著民族是当时当地的主导,在生产资料和人数上都占有优势地位,人数少、占有少量生产资料的汉族被其同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代码

民族的数字代码为81,字母代码为CQ

民族语言

穿青人原先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老辈子话(这种方言现仍流行于贵州的黔南和黔东南地区)已多不使用。但大多数地区还保持着这种方言的痕迹。如“f”“h”“ian”“ie”等,一说话就知道是穿青人。由于穿青先民较早接受汉文化的影响,母语消失,他们的语言已分辩不清,这种老辈子语是否是独立民族语言的痕迹,尚未查出确实证据。他们都普遍使用了贵州通行的官话。

民族服饰

从前穿青 民族服饰人别于汉族的标志是妇女不缠足,喜穿细耳草鞋或反云勾鼻花鞋,脚扎青色绑带,穿三节衣,两节袖的滚花边大袖衣,拴腰带,戴大勾耳环,梳三把头。所谓三节衣,两节袖的花衣服。即衣身用青蓝二色的布接连拼凑而成,上节青色至腰。下节蓝色至小腿。衣脚用寸许宽的白布镶边,衣襟镶寸许宽的云勾花边;衣袖的主袖之外套两层活动套袖,一层比一层短,袖口大,外面套肩袖口更大,形如古代武士的护肩甲。每一层袖口均绣有云勾花边,看去如三节连成;衣袖是活动的,有二三层,穿时钉上,翻二留一或全翻于肩上,故有反托肩或外托肩之称。

穿青人姑娘的服饰与穿青妇女的服饰不同之处是:不用青蓝二色连接,用全青色或全蓝色,白布镶边,云勾花边镶衣襟,白布或云勾花边镶袖口,衣袖不上套袖。上述服饰,由于旧社会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强令改装,是以解放后穿青人服饰在大部分地区与汉族已无大区别。贵州省郎岱镇的穿青人在服装和生活习惯上已基本汉化,只有少数人还保留着族人的服装。

体育活动

1、打磨磨秋 穿青族相关记载

也叫打丁字秋,在村旁草坝上立四尺多高的一根树桩,桩横顶一根六尺木棒,桩棒接触处能转动,玩时横棒两端各一人,脚尖点地而转,越转越快,乐趣甚浓。

2、滚龙秋、车秋

在场内立一丈多高的两根木棒,一根棒横连接中部,另一梯状架穿其心而转。玩时架上两端各一人,坐好扶稳,上下翻转,好像盛开莲花,惊险有趣。

3、高秋

也叫秋千,在高架或树上挂两根绳系一横板,人踏板扶绳,越浪越高,如轻燕穿云。解放前人们迷信,认为命不好(不生男孩)的人家,夫妻可去同浪高秋,并用秋千架木作床枋,便可生男孩。

4、滚坛子

大人小孩均可作玩,尤以小孩上山放牛在草地上嬉玩为多。其形式为二人背靠背坐下,各自双手抱紧双膝,而后一向左、一向右互相让过往后翻滚,将抱紧的双膝相对翻起朝天一左一右让过,在不同的方位复原靠背坐式,又继续翻滚,谁的手散了,或者朝天的脚碰住对方而翻不过去,谁就输。

5、翻羊马

侧翻背翻仰翻工种玩法,侧翻由二人面对,互相两手交叉抱住腰部,向侧你抱我双脚朝天侧翻落地,站稳后我又抱你双脚朝天侧翻落地,如此反复抱翻,越翻越快,谁抱不翻谁输。背翻是二人背靠背站立,将两手翻肩反扣,你弯腰背我仰面双脚朝天翻落于地,站稳后各自扣手转身还原背靠式,我又弯腰背你仰面双脚朝天翻落于地,如此反复翻立。仰翻是二人面背站立,你后仰我弯腰互相抱紧腰部,我抱你双脚朝天同时后仰让你双脚翻落于地,你又抱我双脚朝天同时后仰让我双脚翻落于地,如此反复抱翻,谁抱不翻或落地后站不稳,谁输。

6、撵母猪窝

此游戏为二至五人所玩。游戏条件是,在一块较平的场地上,不限多宽,只要参加人员能够坐下即可。中间划一个一公尺左右的圆圈,围着圆圈按人数多少挖上每人三个拳头大小的园坑,并在圆坑之外与一个圆相等的位置挖上一条小槽,简称为,每人手执十五块小圆石子分成三组,每个圆坑内放五颗,到此,就做好了游戏准备。游戏开始,若只有两个人玩耍,就划嘘嘘拳定先后,譬如划剪刀帕子或划老鹰吃鸡,或倒大小拇指等定;要是人多,就用划手板手背来定,赢者按先赢后赢的顺序进行游戏。游戏方法先赢者先将自己面前第三个圆坑内的五颗石子抓起往后的圆坑内放,每坑放一颗,赶到也放上一子,直至放空为止。再由第二人接着第一人放完石子的圆坑内抓上石子再走,第三者第四者接着走,直至最后一个走完为准。其中,凡所放石子到时刚好放完,这就叫落河落河者为输,即剥夺再的权利。该游戏直到到只剩最后一个不落河者为赢家,一般赢家可获一定奖励。

7、打鸡儿棍

这是一种简单的集体活动,可以二人对打,也可以组队参加,少则二人,多则二十人。也可编成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共打。活动条件是一大一小两根短棍,大的根叫鸡母棍一般长15市尺,手锤把样粗细,小的一根叫鸡儿棍一般长约05市尺,拇指粗细。

鸡母棍鸡儿棍后,就在一平坦地方(田土或荒坡都行,一般应有半个篮球场面积方可)的一头靠中一点,用两块石头穿青族老人平行摆着或在地上挖一个槽作为鸡窝

穿青族女性打法:也是划嘘嘘或手板手背拳来定先后,无论是对打还是多人打,两组或是多组打,划拳赢家坐庄把鸡儿棍横架在鸡窝上,用鸡母棍直翘鸡儿棍凌空飞出,划拳输家在场子里去接鸡儿棍,若接着鸡儿棍”(不落地),庄家则下台让划拳输家来坐庄,若接不到鸡儿棍,庄家将鸡母棍横搭在鸡窝上,输家可从鸡儿棍落地的原地上捡起鸡儿棍站在鸡儿棍落下的原地,将鸡儿棍丢去打鸡母棍,要是打鸡母棍鸡窝,庄家输,自动下台,由接棍的输家变作庄家,庄家变作输家;要是接鸡儿棍的输家用鸡儿棍打不着庄家的鸡母棍鸡窝,则庄家用鸡儿棍横架在鸡母棍上打出,(这叫打横担),若输家接到,庄家输自动下台,若输家接不到,由输家在鸡儿棍落地的原处把鸡儿棍丢回鸡窝边,庄家可用鸡母棍在空中接打鸡儿棍,若打出多远,就从鸡窝边用鸡母棍比量长度,一棍就计一个数,如比量的数不足规定的总数量,则可以用鸡儿棍放在地上,把鸡母棍拿在手中将地下的鸡儿棍击起打出,有多远就从击打处比量,如前面数加后来(宰耗子尾巴)数满了规定的总数量,庄家就赢了这个回合,输家就没有赶的机会;如数量不足,输家可以变为庄家,庄家又变为输家。如此反复进行比较,谁家先赢,谁家就拿起鸡母棍鸡窝边将鸡儿棍从空中打出,打出多远,就按比赛之前规定输家从鸡窝边跳拜拜脚(拜拜脚即一只脚提起后倦,一只脚着地跳行)鸡儿棍处,往返几趟以示惩罚。

8、打抛

打抛是一种穿青人老少皆宜的体育活动。抛是一个用棕丝搓成细绳,再象裹毛线团一样挽起的拳头大小的园球,外层用麻绳象锁绣球一样网牢结实,这样编织的球,有一定弹性,可以拍打跳跃。若二至三人玩耍,就用拍的方法进行,如皮球一样,谁拍跳的次数越多谁赢。若玩的人多,比如四、六、十人,可编队如篮球比赛一样进行,与篮球不同的是篮球夺抢要以上兰板投进数多少为好,然打抛则是抢到抛后,可以在手中拍打二、三下后即要抛到自己队员手上,往返循环,否则为犯规。这样球体既可以拍打,又可以抛执,所以活动的名称就叫打抛

9、打岗

打岗又叫打火草岗。因为农村在未普遍使用火柴和打火机之前,主要引火工具是火镰,火镰的引火物又是火草,火草去引火也颇费工夫。火草是一种彩色植物,白叶白径,所用的火草是火草叶所剥出的白绒丝,晒干的才是火镰打火的极好引火之物。因此,穿青人爱以此叶丝为贵重之物赌输赢。打火草岗,就是规定有几人参与打赌,不论人员多少,以划嘘嘘拳或手板手背拳定先后,这就是准备阶段和过程。正式开始前,先在二至三米以外立一块好的石头以扁平为准,按规程距离,划拳先胜者先上,即在二至三米处划条横线,人足不超过线界,即用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对着岗石抛打,若把岗石打倒,就可赢得手指粗细一缕火草,昔打在岗石上,岗石不倒地,就要输一缕火草,因此,民间穿青人叫打火草岗

10、放茅草打架

该游戏仅为二至三人或四至五人所玩。玩法是单个人或二至三个编成队,将老茅草茎或蕨草茎韬成一个一个的小勾勾,或三个五个,或十个八个,可二人对斗或分组对斗,双方用草茎勾对勾对拉,拉断的为输,拉不断的为赢,直到把所有草勾拉完再定输赢。奖惩的办法是:在约定数量内,赢家用中指与拇指崩成弓样,对准输家的额头或手握成拳的手背关节猛弹,赢多少数,弹多少下,弹额头名叫弹脑崩,弹手背关节名叫弹波落盖

此外尚有翻(划)豆腐干、打风车、跳四门、摔跤、抢鹅蛋、扯皮蜂、打麻辫等多种活动,表演起来都很有风趣。

风俗特色

穿青人的民俗富有特色其中尤以婚姻、丧葬习俗和为甚,下面分别给予介绍。[1]

婚俗

穿青人的婚俗从说亲到结婚后的回门,规矩繁多,民间通常有 穿青族民俗十八礼数之说。如姑表联亲、背鸡认亲、以鹅押礼、打亲闹亲、砍亲路和照亲路、草鞋陪嫁、披露水衣和戴雨帽、赶亲、讨奶母钱和送梳头油、新娘站花、挑水试新娘、井边回门等。笔者所在的村,结婚是寨中最隆重的事情,从最初的提亲到确定婚期,要历时数年之久。到了婚礼举行的时候,从筹备到成亲,时间跨度需要月余。这是一个冗繁复杂的过程:

点礼

接亲中的点礼,即清点接新娘子时婆家送去的衣、帽、鞋袜等礼物。在男方家选定结婚吉日的头天下午,要请数十位青年男女,抬着花轿,吹起唢呐,扛起彩旗,敲锣打鼓到亲家去接新娘。在收礼前,要由主接亲 ( 亲客 ) 二人在亲家焚起香案的堂屋内举行三拜见礼节。即对着亲家天地菩萨拜三拜,每一拜都要说些对亲家祖宗、父母、族内兄弟姐妹的恭维话。跨进大门一拜,亲家门中,祖德宗功,不才等举手拜见。再拜,亲家高堂,椿茂萱芳,不才等举手拜见。三拜:亲家棠棣,伯仲叔季,不才等举手拜见

三拜已毕,请亲家收礼。亲家委托的收礼人打开礼物细看,少不了要提缺这缺那与接亲客发生争执。接亲客持让步态度,承认婚后补上,要求亲家谅解。在争执不休时,亲家中德高望重的老辈从中说:算了 ! 争不争反正都是他家的人。这样,点礼结束。

圆房

结婚吉日的当天上午,去接亲的一帮人用花轿把新娘子抬到距新郎家 10 余米处放在地上,圆房立即开始。圆房首先是回车马。由新郎抱着一支大雄鸡,对准内坐新娘的花轿,由阴阳先生指挥做法事后即宰杀雄鸡,吩咐参与接亲的东西南北中五路车马大神各回原位;其次拜天地。女送亲客扶着新娘子跨进新郎家的堂屋门坎后暗示双脚跪在草席上,此时新郎按照阴阳先生的一拜天长地久二拜地久天长、三拜荣华富贵、四拜儿孙满堂进行四拜;再入洞房。

拜天地结束,仍由女送亲客扶着新娘子,随着新郎进入洞房,并在阴阳先生的指导下进行活动。进入洞房后,开始做法事洒帐。阴阳先生边用净水洒边念:一洒荣华富贵,二洒金玉满堂,三洒子孙兴旺,四洒五谷存仓。……洒帐已毕,万事大吉。地久天长,新人坐床。旁人请出,加官进禄。婚姻合合,万事其昌。至此圆房结束。婚礼一般为三天。即第一天敬亲,第二天正酒,第三天打发客人回家。家境好的富户还办四天,即第三天留客,第四天才打发客人还家。

如果你有机会到穿青人聚居区,一定可以看见很多女孩子的左手留着长长的指甲,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穿青人的女孩子,都要把自己的指甲掐进喜欢的人的手心里,让他的鲜血留在自己的指甲上。如果你在穿青人聚居区被一个女孩子用指甲划伤了手,呵呵,那么我想我应该恭喜你了。

丧葬

穿青人的丧葬也有一套富有特色的程序:穿青人的老人过世,有草鞋荐亡、竹棍报丧、买水浴尸、垫鸡鸣枕、火把送葬、鹊窝掩井、拔牙等七种习俗。就拿其中的买水浴尸为例,即老人逝世后,由孝子带上香、纸和金属币到井边或河边买水。到时边烧香、纸边哭死者,然后将金属币投于井中或河中,再从井里或河里取一桶水带回家,先舀一碗放在神龛上,余用给死者洗身,孝子还要喝一点洗尸水。晚上孝女孝媳用柳条蘸神龛上的水洒放死者,边洒边哭嘱死者:要喝阳间清凉水,不喝阴间迷魂汤

以上这些可不是存在于民族志中的记载,穿青人实实在在的生活,笔者的家乡,这样的婚礼和丧葬时常都在上演。

穿青族风俗特色反映在文学作品里也有反映,如陈绍陟诗歌《穿青衣》:

等天一黑,等天一亮,山上唱山歌

唱得粗野,唱得羞涩

杜鹃一山一山开得大朵小朵

茶花一岭一岭燃得如烟如火

稻谷一坝一坝金黄灿烂

荞麦一坡一坡掀起笙乐

就下山来,就下坡来,就下坎来

细耳草鞋轻盈如云,有风一阵

有花一朵,母亲传下的踩山大脚

站得稳硝石,站得急草尖

青青绑腿缠累山间流水

青青衣裙飘忽云勾花边

梳起三把秀发有杀天苗劲

腰系一条长带有媚地柔情

嫁到姑妈家去

有人挥弯刀砍路,有人执亮槁照明

背着你的陪嫁草鞋,夜半翻大山

抱着你的一双大雁,清晨过大河

远井等你汲水哟!穿青女

花牛等你驾犁哟!穿青女

荒地等你栽树哟!穿青女

织麻布,千里采药安染缸哟!穿青女

生来手脚大哟!穿青女

死时棺材小!哟!穿青女

相关信息

写进身份证

201457日消息,四川眉山,穿青人,56个民族之外的族群,多数 穿青族写进身份证人连听都没听说过。资料显示,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确认民族成份开始,穿青人这个是否属于汉族身份的问题,一直都存在于被承认和被否认之间。55日上午,嫁到丹棱县杨场镇黄庙村4组的穿青人郭丹欣喜若狂,对着电话连声道谢。原来,她接到了杨场镇派出所民警的电话,期待已久的身份证马上可以拿到手了,而且穿青人三个字终于写在了身份证的民族一栏里。

20140507日,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杨场派出所民警将盖好章的户口簿及身份证发放给郭丹。日前,贵州纳雍县沙包乡大寨村居民郭丹与四川眉山丹棱县杨场镇黄庙村居民罗超结婚,准备落户夫家。321日,杨场派出所户籍民警却被难住了:郭丹持有的《户口迁移证》和《居民身份证》显示民族为穿青人,可是民警在《常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中找遍了所有民族选项,却没有穿青人

分布信息

顾羌人说贵琼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舍联、时济、前溪、麦笨、三合等乡,泸定县的长征、烹坝、泸桥乡以及雅安地区宝兴县硗碛乡的部分村寨,人口约6千人。

克木人Khmu未确定族称现有二千余人,居住在云南省

莽人Mang未确定族系1985年统计有82户,568人。

摩梭人Mosuo云南归纳为纳西族,四川归纳为蒙古族中国唯一一个母系社会为主的人群,人口约数万人,民族识别问题未明。部分摩梭人实行走婚制度,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曾经被强迫一夫一妻。

茂族人说扎贝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县的亚卓乡、红顶乡、仲尼乡、扎拖乡、下拖乡和雅江县的瓦多乡、木绒乡,人口约8千人。

掸族Shan部分人被归纳为布依族或壮族,也有人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与壮族及布依族同源,语言可互相沟通。人群分布在中缅边境附近,通用缅甸语。缅甸的掸族为独立民族。

夏尔巴人Sherpa 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部分散居在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山上,民族问题未明。人口大约二千人,通常以登山向导为生。

图瓦人Tuvans归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湖附近。图瓦人现为蒙古族的分支。

布里亚特人Buryat归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和内蒙古附近。布里亚特人定为蒙古族。

马来人Utsul归为回族

西家人Xijia归为苗族

羿人Yi未识别民族有人口约300余人。

图腾

穿青人把山魈作为图腾,在许多生产、生活用具上刻镂图像,点化浮形。把猴作为与民族相关的动物,不许随便提到,侮辱更是禁忌,否则被认为是不敬祖宋,辱没先人的行为。山魈是猴的一种,乾隆《黔阳县志》有解释云:楚俗多奉三霄,有天魁、云霄、洞霄诸号,即山魈之讹也。这反映了穿青人原始图腾信仰的一些情况,到后来发展为图腾信仰一五显华光崇拜,只要穿青人生息的地方,就有这种崇拜的物质体现--“五显庙五显坛  

 

上一条:达斡尔族介绍 下一条:朝鲜族介绍

 

湖北科技学院党委统战部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电话:0715-8265356  传真:0715-8265356   邮编:437100
ICP备案号:鄂ICP备1200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