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介绍

作者:时间:2016-01-07点击数:

藏族

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是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中国境内有人口约640万余人(2013)。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10世纪到16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藏族人民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

基本信息

藏族藏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中国境内有人口约541万余人(2000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藏族自称蕃巴bod-pa),汉语的名称来自藏语gtsang“后藏gtsang这个名称的原来意义可能是雅鲁藏布江yar-klungs gtsang-po流经之地。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音bo),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蕃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堆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洼(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    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算学可以预测日、月蚀及地方近期气象。

发展历程

http://i2.qhimg.com/dr/200__/t015b120af1d6a2e5ca.jpg

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藏族的先民们自远古时就居住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生息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当时甘青一带西羌诸部已与汉朝发生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而西藏有 藏族藏族”(发,古音读bod)唐牦等部,与甘青诸部已有往来。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于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河谷,为六牦牛部的首领,在松赞干布以前已传20余世。

当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从最初几代首领的母子连名中,还可以看到曾经历母系氏族阶段的痕迹。公元6世纪,山南号称悉补野部的首领与邻部结成联盟并尊为盟主。当时,西藏境内另外还有羊同澎波苏毗工布10余族部,均已进入奴隶制社会。雅隆部落首领成为部落联盟领袖,号称赞普(王),建成自称为的奴隶制王朝。7世纪初,雅隆部落首领兼并了达布、工布、娘布、苏毗等诸部,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始制藏文、藏历,创订法律、度量衡,分设文武各级官职。划分全境为四大军政区域,在西藏建成自称为,汉籍称作吐蕃的奴隶王朝。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公元710年,犀德祖赞又与唐朝的金城公主联姻,由于与东部中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西藏社会逐步有了很大发展,由此揭开藏、汉文化交流史上的新篇章。

但从9世纪末开始,吐蕃内部矛盾逐步加深,藏区陷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并形成阿里王系及(后藏)亚泽王系、(山南)雅隆觉阿王系和(前藏)拉萨王系等。它们各自为政 藏族藏族,不相统属,有时还常常为各自利益互相侵袭劫掠,大小战争频繁。这一时期,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为藏区各阶层所接受,并逐步深入到藏族社会的各个领域,佛教上层人物往往和当地首领紧密结合,互为利用,在藏族历史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体制。在宋代,藏族各地方政权又加强与内地的联系,有些地方首领受到中央政权的策封。茶马互市等藏、汉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元朝时期,藏族地区正式纳入了祖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初,设立总制院(后更名为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这是中央在西藏设官建制的开始。在藏区分设三个宣慰史司都元帅府,分别管辖西北、西南各省内的藏区以及西藏地区,还设立了十三万户府统一管理地方军民政教事务。元朝中央多次派员到卫藏统计土地、清查人口、建立驿站、厘定赋税、重新拟定差役制度。由中央 藏族藏族颁发封地文书以确定各地封建领主对所属庄园的占有,封赐印信以确立各级官吏的职权。同时,元朝中央将刑法颁行藏区,并派军队驻扎在各战略要地,由此拉开了中央政权对藏区全面施政的序幕。

明朝继承了元朝对藏族地区的管理制度,除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外,对西藏地区佛教各派的首领先后分封三大法王和五个王爵。对西北、西南藏族地区,仍沿用元朝的土司制度进行管理。

清朝统一中国后,藏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在中央设理藩院,负责西藏和蒙古地方事务。并正式策封了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活佛为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扶持了以达赖喇嘛为代表的黄教势力,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1725年,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两年后又在拉萨设置驻藏办事大臣。1751年,清朝中央又在西藏设立了噶厦政府,政府中设四名噶伦,正式授权达赖喇嘛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政教合一的制度从此正式确立。

1792年,清朝击退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次年,清政府在西藏颁 藏族藏族行了著名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地区的官制、军制、边防、财政、司法、户口、差役和涉外事宜等,都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确立了驻藏大臣监督办理西藏政务的职权。西北和西南的藏族地区历来与西藏关系密切,这些地方各民族杂居,清朝政府分别命西宁办事大臣和四川总督直接统辖,管理方法仍沿用元、明土司制度,以后又在西南藏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

鸦片战争以后,西藏地区成了英、俄、法、日等国角逐的场所,1888年,英国侵略军发动对西藏隆吐山的武装进攻,西藏地方政府派遣藏军和英军展开激战;1904年,英国军队又侵占了西藏的江孜,西藏人民奋起反抗,由于敌强我弱,江孜保卫战失利,英军长驱直入,一度占领了拉萨。如《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中英会议藏印续约》、《拉萨条约》、《中英续订藏印条约》等。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北京设有管理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地方事务的专门行政机构。1929年,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蒙藏委员会,是年,建青海省。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得到很大改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19515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

1954年,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联袂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分别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和委员。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达赖喇嘛就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59月,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此外,西南、西北藏族聚居区也相继成立了自治州、自治县和自治乡。

文化习俗

语言文字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 http://i9.qhimg.com/dr/200__/t0108e339dfe7d37d01.jpg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

藏族自称,并因地区的不同,有不同的称谓。西藏东部、青海西南部和四川西部称为康巴,西藏北部及四川西部、甘南、青海称为安多娃,统称博巴,藏语意为

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结构宏伟、卷帙浩繁的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多少世纪以来,就一直在西藏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藏族地区广为流传。还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以及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

藏族人民最喜爱白色,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天祝草原四周为雪山环绕,一片银白,地上的羊群和牦牛,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袄、戴的毡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区人民视白色为理想、吉祥、胜利、昌盛的象征。

饮食习惯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 http://i2.qhimg.com/dr/200__/t01b68eb44b8b73f3f7.jpg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汉语:炒面)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多将猪肉用来制成猪膘,便于保存。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作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

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

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肠,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 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不离的饮料。一般藏族群众早上定要喝上几杯酥油茶,才去劳动或工作。到藏族群众家中作客,一般都会得到酥油茶的款待。

藏族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一般是边喝边添,不一口喝完,但对客人的茶杯总要添满;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里的茶添满,客人就摆着,告辞时再一饮而尽,这是藏族的饮食习惯。

丧葬习俗

http://i6.qhimg.com/dr/200__/t010a75c00d7d7c76e7.jpg
西藏人死后有六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只有圆寂的达赖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4万两黄金。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一般是不欢迎不被允许的人去观看的。因为这是藏族的秘密,应该保持尊重。在雅鲁藏布江南部少数藏族区域依然保留有树葬的习俗,将逝去的亲人包括成胎儿在母体中的形态悬挂于树干上。

美丽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的葬礼,目前仍沿袭着传统的习俗。外界人不知天葬是怎么回事,觉得很神秘。其实,每个民族有自己特定的风俗,嫁娶婚丧,各自都有独特性。这其实是企图利用行政手段干涉民族风俗习惯的拙劣做法,结果必然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人的心理起着很大作用,已经形成的观念是无法随着一纸公文得以改变的,更何况这是当地人民的精神寄托。尤其是信仰宗教的人认为,天葬寄托一种灵魂升上天堂的愿望。

民族服饰

http://i6.qhimg.com/dr/200__/t0123b599700bcd99a0.jpg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重视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同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 http://i2.qhimg.com/dr/200__/t01e20b211710e9c1d7.jpg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优雅。

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民族禁忌

禁忌是人们由面对一个权威对象时的敬畏感而产生的对自己行为的限制性规定。禁忌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对受尊敬的事物不许 http://i6.qhimg.com/dr/200__/t013f99e3d00215658e.jpg

随便使用,因为这种事物具有神圣圣洁的性质,随便使用是一种亵渎行为,会招致不幸;反之,遵循禁忌,会带来幸福。二是对受鄙视的不洁、危险的事物,不许随便接触,违反这种禁忌,同样会招致不幸。将禁忌分为语言禁忌、行为(作业)禁忌和饮食禁忌三大类。

根据藏族主要的禁忌事项,我们将藏族禁忌分为生活禁忌、言语禁忌和宗教禁忌等三大类。

一、生活禁忌 指除特殊场合禁忌之外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禁忌。从社会角色、行为领域、人体、生存状态四个方面划分,基本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外出等衣、食、住、行方面的禁忌,婚姻、生育和死亡禁忌以及性别禁忌、等级禁忌、生产禁忌、人体禁忌、排泄物禁忌和姓名禁忌,等等。此外,有关天体、天象的禁忌,动物、植物的禁忌也可归纳入这类禁忌中。

二、言语禁忌 指某些语言在特殊场合下的禁用,它发展的极点便是对语言灵物的崇拜,如崇拜符、咒等。符是一种奇特的图画,充当文字代替语言力量,用来作避邪镇妖之用。咒是口头语言禁忌,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一旦使用,认为会置对方于死命

在藏族生活中常见的盟誓诅咒同样可纳入语言禁忌范畴。

三、宗教禁忌 是各类禁忌中最早的一种,指祭仪禁忌等。具体包括神圣实体的禁忌、祖先精灵的禁忌、崇拜对象的禁忌、崇拜场所的禁忌、仪式器物的禁忌、神圣时间的禁忌,等等。由于藏民族在各方面深受宗教影响,属于宗教民俗范畴的禁忌无不拥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其他礼节

http://i4.qhimg.com/dr/200__/t01797991edde93cc17.jpg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忌讳触摸藏服;

新娘出嫁,去男方家时,在没有给长辈磕头前,不能露脸;

脚不能对准他人,会被视为没教养,不礼貌;

藏族人禁忌吃驴、马、最忌吃狗肉,反盛过这些肉的器具便不再使用。

民族礼仪

http://i8.qhimg.com/dr/200__/t018238ecb03d6bf499.jpg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民族节日

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

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黄藏历元旦

http://i2.qhimg.com/dr/200__/t01a5acc91792c75e0b.jpg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

藏历除夕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

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头道水。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辞。此后,全家会闭门欢聚。大年初一,许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示新年时装的时刻,到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声。

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弥漫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大农牧区还将举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藏历农家新年

由于在藏历的元月,后藏(西藏主要的产粮区,指日喀则一带)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所以后藏一带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历121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

过藏历农家年的习俗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则一带,其中包括西藏拉萨的尼木县,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藏历每年的11日过新年的。

藏族节日本就繁多,而藏历农家新年是后藏一带最为隆重、最具有民族意义的节日。从藏历11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时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虽然真正的农家新年是藏历121日,但过节的喜庆活动则从藏历1129日就开始了。从这天晚上的古突合家团聚开始,藏历农家新年的一系列欢乐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藏历农家新年的欢庆活动与西藏其他地区过藏历新年的活动基本相同,其欢乐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萨噶达瓦节

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关于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这天西藏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

女儿节

甘肃文县的藏族,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初五,是他们的女儿节。节日期间,姑娘们由自己的胞兄陪同,穿上艳丽的服装,带上美味可口的佳肴,上山采茶对歌,和小伙子互相敬酒,祈祝吉祥。

望果节

望果节(意为转田间)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雪顿节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时藏语音译,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届时,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服装,扶老携幼,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来宾行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唱各种不同曲调的劝酒歌。歌罢,客人将酒三口饮完。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经久不息。当晚霞染红天际,人们才踏着暮色离开罗布林卡。据佛教规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出门。夏季,藏历6月底期满,比丘出寺下山,世俗百姓以酸奶子进行施舍。当时纯属宗教活动。

17世纪中叶,清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后,西藏各地著名的藏戏团体集中到拉萨为雪顿节助兴,雪顿节活动演变成为以藏戏汇演为主,宗教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重要节日,故又称藏戏节,因其范围局限在寺庙内外,并以哲蚌寺为中心,故称为哲蚌雪顿节18世纪初,雪顿节活动中心从哲蚌寺转移到罗布林卡,允许市民入园观看藏戏。

西藏民主改革后,雪顿节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节日。节日期间有哲蚌晒佛、藏戏表演、逛林卡等活动。每年的藏历630日,拉萨市西郊的哲蚌寺都举行盛大的展佛活动,让更多的信徒有机会膜拜佛祖,地方政府对这样的佛事活动不加干预。节日期间,罗布林卡内,人山人海,林木间到处是帐篷、地席,藏族群众欢聚在这里喝着青稞酒、酥油茶,吃着酸奶子,并观看藏戏和欣赏各种文艺节目。

1993年,拉萨市人民政府决定,从199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拉萨雪顿节,同时举办拉萨雪顿节物资交易会。1993816日,首届雪交会开幕。如今雪顿节已发展成融文艺汇演、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物资交流、产品展销、体育竞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盛会。

2004年,拉萨市人民政府决定,为了解决传统雪顿节以藏历为准,每年的公历日期不一致,给国内外游客造成不便的问题,从2004年起,除哲蚌寺展佛活动依然按传统的藏历630日进行外,由市政府主办的雪顿节固定为每年公历818日开幕。

演员在布达拉宫广场表演藏戏庆祝雪顿节。

白来日追节

藏历1015日是一年一度的藏族传统节日——白来日追,即吉祥天母节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有个生动的传说:大昭寺的守护神母玛索杰姆有三个女儿,小女儿白拉协姆,二女儿东赞杰姆,大女儿白拉扎姆。因为她们不听话,母亲便许了咒,愿大女儿一生不得丈夫,即使有也只能一年见一次。咒愿实现了,白拉扎姆的情人住在拉萨河南岸赤仆宗赞,每年只能在藏历1015日相见一次。

为庆祝天母节,妇女们在这一天刻意梳妆打扮,到白拉扎姆天母像前焚香祈祷。西藏自古就有不论贫富向晚辈、僧侣、小孩们进行施舍的习俗,小孩们在这一天是最快乐的,一大早就向父母要白来日追节日零花钱。

从藏历1014日晚上开始,朝拜白拉扎姆的信徒络绎不绝,许多善男信女纷纷向天母敬献哈达,大昭寺的全寺僧众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和会供曼荼罗的定时大祭,并将白拉扎姆的天母像面朝拉萨河南岸的赤扑地,而赤扑地也把宗赞的塑像面朝北,表示两相会面之意。

民族建筑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http://i4.qhimg.com/dr/200__/t01d684fbff9f7f4d92.jpg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西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

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不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也设置供案,敬奉菩萨。

藏族音乐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早在1213世纪前后,即出现了论述藏族民族音乐的专著,如萨迦班达智·贡格坚赞的《论西藏音乐》等。寺庙中至今保存并使用藏族的古老图形乐谱——央移谱。藏族传统音乐特色鲜明,品种多样,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3大类。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5类。卫藏、康、安多3大方言区的民间音乐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别,乐种亦不尽相同。宗教音乐包括诵经音乐、宗教仪式乐舞羌姆、寺院器乐;宫廷乐舞嘎尔只传于拉萨布达拉宫及日喀则扎什仑布寺。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居主要地位。央移谱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经调等。

山歌:

卫藏地区称拉噜、康地区称、安多地区称,是在山野间自由演唱的歌曲。山歌音域宽广,节拍、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悠长高亢,极富高原特色。安多地区的山歌当地亦称为酒曲。牧歌流行于牧区,与山歌音乐特点相近。山歌、牧歌有多种曲调,结构多为上下句体,常用羽、徵、商、宫五声(或六声)调式。甘孜山歌《阿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劳动歌:

藏语称勒谐,种类甚多,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劳动歌有独唱、齐唱及一领众和等形式。

爱情歌:

包括情歌、情茶歌等。情歌安多地区称拉伊,卫藏地区称嘎噜。情歌音乐有的较深情,有的较开阔自由,接近山歌风格。情茶歌藏语称克加,流传于云南中甸等地,是在青年男女们聚会、饮茶以表达爱情时唱的歌,包括招呼歌、进门歌、对歌、感谢歌、告别歌等。

风俗歌:

包括酒歌、猜情对歌、婚礼歌、箭歌、告别歌等。

酒歌。藏语称羌谐,流传于藏区各地,在节庆聚会敬酒时唱。安多地区的则柔,甘南地区的格儿,都属酒歌一类。各地酒歌的演唱形式不同,有的边舞边唱,有的只唱不舞。音乐开朗热情,多为宫调式。

猜情对歌。卫藏地区称次加、康地区称叶莫戈莫,安多地区称谐莫等,是藏族青年相聚娱乐或作占卦游戏时所唱的歌,流传广泛。四川藏族区青年游戏时常以戒指作为卜卦的信物,因此亦称箍箍卦。猜情对歌的音乐轻松活泼,常用五拍子与四拍子的混合拍,以宫、羽、徵调式为常见。

婚礼歌。各地的婚礼歌及演唱形式不同,大致包括接亲歌、离家歌、途中歌、迎亲歌等。其中有的旋律悠长,有的欢快带有舞曲性质。

箭歌。藏语称达谐,主要流行于西藏林芝地区,亦称工布箭歌,春夏之际,在林卡耍坝子时演唱,是射手们夸耀弓箭及射箭技术所唱的歌。唱时伴以舞蹈动作。音乐中常用附点音、三连音和切分音,清新明快。

告别歌。流行于四川丹巴等地,在送别贵客、亲友时由中、老年妇女演唱。歌曲诚挚动人,多用包含变宫音与清羽音的七声羽调式。

颂经调

亦称六字真言歌。藏语称玛乃,是信佛群众在寺院朝拜神佛时唱的,各地有不同曲调。此外,儿歌的旋律简洁明快,节奏跳跃活泼。苦歌,藏语称觉噜,音乐速度徐缓,旋律哀伤凄婉。札木聂(六弦琴)弹唱,主要流行于西藏日喀则、林芝,以及甘肃甘南等地。音乐较清新活泼,略带舞曲特色,多用羽调式。其他还有催眠歌、问答歌、诙谐歌等。

民族歌舞

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妇女的容貌服饰,思念亲人,祝福相会,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词。 http://i3.qhimg.com/dr/200__/t01e2a48943ae6be17e.jpg

http://i8.qhimg.com/dr/200__/t0198f008bd2f439598.jpg果谐: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意为圆圈歌舞,流传广泛,萨迦地区称,工布地区称波强,藏北牧区、康地区、安多地区称果卓(俗称锅庄)。果谐多在节日喜庆、劳动之余和宗教仪式上演唱,参加者相互拉手扶肩,边唱边舞,不用乐器伴奏。西藏地区果谐的音乐朴素、热情,结构简练,多 数乐曲以五声调式为基础,个别乐曲为六声、七声音阶;常用宫、羽、徵调式。康地区流传的卓,有的在慢歌段前加散板领唱,扩大成三部结构;慢歌段中多运用三连音、五连音、切分音、附点音及装饰音,音乐浑厚深沉,快歌段旋律简练,节奏鲜明,音乐矫健而富于动力。四川的嘉戎藏族地区流行的锅庄,分大锅庄、小锅庄两种,常用七声羽、角调式。除自然音外,旋律中常出现变奏或清羽音,音乐风格独特。

堆谐:为西藏西部地方的歌舞。堆是高地的意思,指雅鲁藏布江流域由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堆谐在拉萨地区极为盛行,最初只用札木聂伴奏,后发展为小型乐队伴奏。堆谐的结构由前奏、慢歌段、间奏、快歌段、结尾组成,慢歌段音乐优美开朗,快歌段采用紧拉慢唱的手法,使音乐欢快紧凑。堆谐的前奏、间奏与结尾的曲调基本固定,但慢、快歌段的旋律各不相同。多用宫调式,亦有羽、商调式,曲中常出现宫、羽调式交替,结尾处由主调向下属调转调成为堆谐特有的终止式。

弦子:藏语称康谐,流行于康、卫藏地区。由于歌舞时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弦子发源于四川巴塘,巴塘弦子以曲调优美,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弦子的音乐极富歌唱性,结构简练,多为羽调式,徵、商调式次之,乐曲中常出现调式交替。歌曲以6个音节为一句,以4句为一首;多数曲调可自由填唱新词。

囊玛主要流行在拉萨地区。囊玛的音乐基本上由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及快板的舞曲3部分组成。歌曲部分的音乐典雅优美,演唱时伴以简单舞蹈动作;舞曲部分热情活泼,舞蹈轻快舒展,表演者只舞不唱。引子的曲调基本固定;舞蹈部分各曲大同小异,多数为商调式,个别乐曲结束于羽、宫调式;歌曲部分的曲调各不相同,有些歌曲中有近关系转调;伴奏形式与堆谐相同。

谐钦:流传于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的古老仪式歌舞形式,多在隆重节日或仪式时演唱。谐钦一般由带有标题的歌舞曲多首组成,首尾乐曲分别称为谐果(引子)及扎西(吉祥),每首歌舞曲由慢板及快板,或由慢板、中板、快板组成,音乐古朴热情。歌词内容有人类起源、历史传说、赞颂祝福等。

热巴谐:流行于康巴地区的流浪艺人表演的歌舞。包括鼓铃舞、杂耍、歌舞剧、木棒舞、鹿舞、刀舞、热巴弦子等多种表演形式。热巴弦子音乐与民间流行的弦子相同,鼓铃舞音乐包括散板的男声领唱及慢板齐唱,音乐热情优美,富于魅力。此外,还有流行于西藏地区的卓谐(鼓舞),流行于云南中甸地区的雄冲、卓见,流行于甘南地区的多底舞、嘎巴舞等。

说唱音乐

藏族说唱音乐有仲谐、折嘎、嘛玛尼等数种,多由民间艺人和僧人演唱。

仲谐:意为讲故事的歌,有说有唱,流传甚广,内容多为长篇民间故事或叙事诗,如《格萨尔王传》、《藏岭·尼麦贡觉》等。唱腔数量甚多,大多具有朗诵性特点,结构多为上下句组成的乐段及其变化重复。

折嘎:是贫苦流浪艺人乞讨时,或游方僧人化缘时表演的一种说唱音乐。多用牛角胡琴伴奏,自拉自唱。有的艺人只用木棒做道具,一面说唱,一面表演动作。唱词有的讲述故事,有的即兴编词,多为颂赞主人的吉利话。音乐简单朴素,具说唱特点。

嘛玛尼:是一种古老的说唱形式。演唱者多为尼姑或民间艺人,他们张挂起描绘佛经故事的轴画,向群众说唱画中故事。

http://i2.qhimg.com/dr/200__/t015b120af1d6a2e5ca.jpg

藏戏:藏戏包括西藏藏戏(阿吉拉姆)、安多藏戏(南木特)、德格藏戏、昌都藏戏等4个剧种,各剧种的唱腔、音乐、表演、服饰等具有不同特色。西藏藏戏及安多藏戏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西藏藏戏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在桑寺落成典礼上,艺人们将藏族民间舞与佛经故事结合成为一种哑剧式的跳神仪式。过去藏戏在广场演出,伴奏只用鼓与镲,以人声为演员帮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藏戏被搬上舞台,并对唱腔、乐队等进行了改革,丰富了藏戏音乐的表现力。西藏藏戏的传统结构共分3部分,第1部分,为开场白;第2部分,是正戏;第3部分扎西,是祝福吉祥如意的结尾歌舞。藏戏传统唱腔均为节奏自由的散板,分为达仁(长调)、达通(短调)、挡鲁(反调)、觉鲁(悲调)、谐木朗达(民歌型唱腔)5种,另有民歌、舞曲若干。其中,长调、短调在各个剧目中因人定曲,唱腔以人物命名,各有区别,不能任意换用。唱腔多达数十种,有些旋律大同小异。反调、悲调和民歌型唱腔等是通用唱腔,任何剧目和人物均可使用。唱词多为79字为一句,每两句为1段。雄玛朗达的头尾是唱段,中间是朗诵性韵白,唱词字数较自由,根据需要掌握。 http://i8.qhimg.com/dr/200__/t0105098295ea0aebae.jpg

西藏藏戏音乐与谐钦(大型歌舞)及后藏民歌有密切联系。藏戏唱腔中极有特色的真固唱法(一种装饰性花腔)源于酒歌和后藏民歌。藏戏的人声帮腔,主要是重复唱腔乐句的结尾部分。藏戏唱腔的音域一般在八度以内,女声以真声演唱,音区多在~ 之间;男声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音区较高,常在 ~ 之间; 男女声演唱都侧重运用脑后音的唱法,行腔高亢嘹亮。

器乐

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弹拨乐器有札木聂、扬琴;弓弦乐器有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热玛琴等;吹管乐器有竖笛、骨笛、大号、号、唢呐、铜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打击乐器有大鼓、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其中的札木聂、牛角胡、大号、竖笛最富有特色。札木聂即六弦琴,据传已有600700年历史,是民间歌舞堆谐、囊玛和札木聂弹唱的主要伴奏乐器。牛角胡,藏语称比汪比 庸,与二胡形制相似,但琴筒用牛角制成,主要为弦子及折嘎伴奏。由于琴弓较短,演奏时凡旋律中的长音,均奏成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并在弱拍上加用大二度或小三度的倚音或复倚音,形成弦子音乐的主要特色。竖笛、骨笛流传于牧区。竖笛用木制,骨笛用鹰腿骨或羊腿骨制成,音区高,音量小,声音尖细,常用以吹奏牧歌曲调。大号,藏语称同钦,铜制,管身无孔,长约3米,下端有大叭口,能吹出基音及五度泛音,音量宏大,多用于寺院仪式活动及藏戏音乐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以后,藏族音乐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各地区已先后成立群众艺术馆及专业文艺演出单位,如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西藏藏剧团、青海省民族歌舞团及各省(区)所属州(专区)、县一级的文工团、队等,在创作、演出、 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著名藏戏艺人有扎西顿珠、阿玛次仁等;《格萨尔王传》说唱艺人有仲克扎巴玉梅等;民间歌手有阿麦惹(已故)、穷布珍(已故)、安妮等。歌唱家才旦卓玛,作曲家白登朗吉、格桑达吉,指挥家俄珠多吉等,是建国后培养出来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汉族作曲家罗念一等长期扎根高原,为发展民族音乐事业作出可贵贡献。

宗教信仰

http://i9.qhimg.com/dr/200__/t013532bac47280517e.jpg藏族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公元1316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藏传佛教主要教派:公元10世纪后,随着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陆续出现了许多教派,早期的有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嘎当派(俗称黑教),噶举派(俗称白教)等。15世纪初,宗喀巴实施宗教改革,创建格鲁派(俗称黄教)。此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些独立的教派有:息学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廓扎派,夏鲁派等。

藏区的宗教主要是苯教和藏传佛教。苯教,因教徒头裹黑巾,故又俗称黑教,起源于象雄,是流行于西藏的巫教,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雷电冰雹、山石草兽等各种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灵和鬼魂。

藏传佛教开始于西元7世纪中叶。当时西藏的松赞干布藏王先后娶了尼泊尔毗俱底公主和中国唐朝文成公主。两位公主各自带来的佛教,最终在西藏形成了藏传佛教。目前,藏传佛教以格鲁派(又称黄教)势力最大。藏传佛教以卷帙浩繁,渊博深奥的藏文文献著称。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藏语文与记录佛教原始经典使用的梵文有紧密的传承关系,从梵文翻译的内容,不论词意,藏语是唯一可以还原梵文的语言文字。藏语文也是唯一完整地记录自释迦牟尼佛诞辰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佛教科学的文字,包括那烂陀传承中,所有的显、密论典。特别是因明论典的教、学传承和方式,当今惟有在藏文中有完整记载和保存。国学大师章炳麟评价西藏学术传统:既有文明之学,不受他熏

藏传佛教领袖

西藏政教领袖达赖喇嘛传统上是格鲁派传承领袖。由于格鲁派最兴盛,达赖喇嘛也被认为是全西藏地位最高的领袖。班禅喇嘛在格鲁派中地位仅次于达赖喇嘛,此外还有甘丹赤巴,即格鲁派主寺甘丹寺的主持,是宗喀巴大师法座的继任者。

大宝法王嘉华噶玛巴是噶玛噶举派的传承领袖。

持明楚西仁波切是宁玛派宁玛巴传承掌教法统领袖。

萨迦法王是萨迦派的传承领袖。现任萨迦法王是卓玛颇章的阿旺衮噶特钦班拔钦列桑佩汪格杰波,现居住在印度。

体育活动

登山

http://i0.qhimg.com/dr/200__/t010055f55f170c19a8.jpg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对高海拔、低气压环境适应性极强,他们善于登山。在中国两次登上珠穆朗马峰的12名队员中,有9名就是藏族运动员。藏族人民为我国登山事业的发展和突破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象拔河

大象拔河是藏族人民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比赛一般只在两人之间进行。比赛前,先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作为河界,接着在一条长约4米的布带两端打结,双方各自套在脖子上,两人相背,将赛绳经过腹部从裆下穿过,然后趴下膝着地,趴着拔河。模拟大象,故名大象拔河。布带中间系一红布为标志,垂直中央。发令后,双方用颈部的力量拖动布带奋力向前爬,以将红布标志拉过河界者为胜。无论谁赢谁输都能换来观众雷鸣般的助威和哈哈大笑声。

抱石头

抱石头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多在喜庆日及集会时举行。比赛前将重100150千克的圆形石头抹上酥油,使之滑腻不易抱住,比赛者将石头捧起,从腋下移到背上,然后按规定范围抱石头走。走完一圈者为胜;抱石头还有将石头向前或从肩部向后抛的比赛方法,以抛得最远者为胜。

射碧秀

碧秀响箭。藏族传统体育活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相传已有400多年历史。每逢望果节举行。碧秀长80厘米,箭杆竹制,尾部插天鹅羽毛,头部有木制椭圆形装置四侧有小孔,参加比赛的选手,每人射两箭,一箭射中献哈达一条,两箭都射中则献哈达两条,两箭都失利者,罚酒一杯。

格吞

藏语中格吞把带子套在脖子上拔河,是藏旋传统的体育项目,流行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进行格吞比赛时,于地划两条平行线为河界,在套于双方颈或肩部的布带中间,系上红色标志,标志垂直于河界中央。比赛开始,双方用颈、肩、腰、脚部肌肉的力,将红色标记拉过河界者为胜。格吞可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站式、跪式、卧式等多种方法。

赛马

赛马是藏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像当雄的当吉仁术、江孜的达芒节、青海的盘坡草原盛会及四川阿坝草原赛马会等,都是传统的赛马大会。每逢赛马会,藏族青年便身着盛装,骑着用哈达、羽花及铜铃打扮起来的骏马,喜气洋洋地参加比赛。藏族赛马的项目很多,有长跑、短跑及快马折腰、迅跑中拔旗、捡哈达、挥刀斩旗杆、马上打靶射击等。

藏棋

藏语称藏棋为密芒,意为多眼棋。藏棋棋盘纵横各十七道,对局前要摆好十二个子,黑白相间各六个,执白子者先行。藏棋与围棋相似,但它可以两人对下,也可以四人或六人对下,玩时没有时间限制,一般要三四个小时才能下完一局。

吉韧

吉韧藏语音译,意为手弹康乐球,是藏族人民喜爱的体育活动。据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一光滑的方形木盘上,四周设有4个小洞,洞下面有编织的网子,黑白两色扁圆形球子各9个,另将1个红子放置球台中心;另备1个球子供双方弹击时用,双方用手指弹子,力争将自己的球子弹入网内,并尽量阻止对方的进攻。比赛分双人单打和四人双打两种形式,采取三局两胜制。

俄多

俄多藏语意为用羊鞭甩石头。原是牧民吆喝牲畜停止的一种办法,后发展成为一种体育比赛项目。藏族牧民用毛线或牛皮制成的软鞭,中间有一小块兽皮可以包石块。比赛时,手提软鞭,套上石块,快速旋转到用力均匀,将石头甩出,以甩得远或准者为胜。

放风筝

藏族的风筝外形精巧美观,多为正方形或菱形。青少年放风筝不仅要比高远,而且还要看谁能把对方下来。比赛时,风筝线大多涂有掺着玻璃渣子的胶水,加大摩擦力,用以割断对方的风筝线。而老人们放风筝时,在风筝和线的接头处,插上一柱香,风筝飞到一定高度,香火将线烧断,风筝便随风飘去,飘得越远,越说明自己能健康长寿。

赛牦牛

赛牦牛是藏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由经验丰富的牧民驾驭性情暴躁的牦牛进行赛跑比赛,原在十一月二十五日进行,现改在望果节。比赛时,牧民骑手待于起跑线,发令后即驭牦牛疾奔200—300米,以先到终点者为胜,获胜者将受到观众的热烈祝贺并受酒肉奖赏。 http://i2.qhimg.com/dr/200__/t01f1b5b0e5f2637eef.jpg

旅游景区

布达拉宫

http://i8.qhimg.com/dr/200__/t0126a1482115fb0a37.jpg布达拉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式建筑,俗称第二普陀山,巍然傍立于西藏首府拉萨市西北的红山(红山藏语称玛布日)。布达拉是梵语普陀罗之译音,意为佛教圣地。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宫室。后毁于雷电、兵乱,成为一般寺庙。经累世重修扩建,至清顺治二年(1654年),五世达赖令第巴索南饶丹主持扩建工程,历时8年竣工,建成白宫部分;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第巴桑杰嘉措又建红宫部分,始具今日规模。布达拉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成为西藏地方的政治中心,而现已成为享誉世界的游览胜地。 http://i9.qhimg.com/dr/200__/t011b6e6e66280e54d5.jpg

布达拉宫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也是精湛的藏文化和稀世文物的结晶所在。除珍藏有明、清两代帝王封赐的封诏、诏敕、印鉴、金册、玉册外,还有众多的经文、贝叶经以及医药、历史、文学等典籍和大量佛像、法器、唐卡、壁画等。所以当然地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10月,国家拨巨款(5300万元人民币)维修布达拉宫,历时5年完成(属当时中国维修文物耗资最大的工程)。1994年月12月,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昭寺

大昭寺座 http://i9.qhimg.com/dr/200__/t0135d8d8772bdd103b.jpg落在拉萨市的中心区域,是西藏佛教信徒们心中的金色圣殿,同时也是藏汉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印证。大昭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当时是两层船形神庙。后经多次修缮增建,形成今天这样占地25,1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释迦神殿是大昭寺的主体,也是大昭寺的精华所在。殿内主供文成公主从长安携来的释迦牟尼佛像,这是整个藏传佛教信徒们皈依的中心。拉萨之所以叫拉萨(神地),也是源于这尊佛像。岁岁年年,春夏秋冬,每天前来朝拜和围绕佛像转经的信徒香客络绎不绝。

大昭寺内的各种雕刻风格特殊。在大殿周围的廊殿间、殿门、梁架、廊枋之上,都雕刻有各种极其生动的图案。雕梁画栋,绚丽夺目。大昭寺内还保存着各类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等宗教艺术品,其中有一幅刺绣胜乐佛唐卡,系明永乐皇帝所赐,为罕见的珍贵文物。此外,寺内还收藏着相传为文成公主带进藏地的乐器和羊头壶等文物。

小昭寺

http://i7.qhimg.com/dr/200__/t01ba63d4673cfcc1bf.jpg小昭寺坐落于拉萨市城区。为7世纪中叶文成公主督饬藏汉工匠建造。寺坐西向东,建筑样式原与汉族地区寺庙相似,后经几次焚毁和几次修复,原面貌消失殆尽。寺中正殿供有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牟尼8岁时的镀金像。

寺内装饰精美,壁画、彩绘和金银饰物甚多。壁画多为佛像和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色泽艳丽,体态生动。小昭寺原为格鲁派密宗经学院之一,举堆扎仓僧人聚会诵经的场所。这座古寺一直深受藏族人民敬仰。

色拉寺

色拉寺坐落在拉萨市北郊,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由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绎钦却杰兴建。主要建筑有结巴、满巴、阿巴三个扎仓(经学院)。僧人定额为5500人。寺内存有绎钦却杰从北京带回的金写藏文《大藏经》一部,还有旃檀木雕的十六尊者像一套以及铜铸的菩萨像,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

哲蚌寺

哲蚌寺位 http://i4.qhimg.com/dr/200__/t015610be30c3e2e5fb.jpg于拉萨市西北5,000米处,为宗喀巴的弟子绎央却杰所建。全寺殿宇连接,规模宏大,是拉萨三大寺院中最大的一座。寺内包括有果芒、罗色林、德央、阿巴四个扎仓(经学院)和错钦大殿。错钦大经堂可供七八千僧人同时诵经。寺西南方的甘丹颇章,约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五世达赖居住的地方。寺内收藏的历史文物、佛教经典及工艺美术品非常丰富,所藏三部《甘珠尔经》极为珍贵。

古格王朝遗址

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札达县象泉河畔的土山之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佛塔、洞窟遍布全山,达600多座,地下有地道相通,外围有石基城墙,城角有碉堡,周围还有铁甲、盾牌、箭杆等遗物。城中保存较好的庙有5座,庙中的泥塑佛像和优美的壁画仍在。古格王国创建于公元10世纪前半期,当时吐蕃王朝已经衰亡,赞普朗达玛的后裔尼玛衮来到札达县和布让、托林一带建立古格王国。先后世袭16位王。古格王朝遗址对于研究西藏历史和公元10世纪以来藏族古建筑史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罗布林卡

http://i6.qhimg.com/dr/200__/t01d47d89403091373c.jpg罗布林卡是藏语音译,意即宝贝园珍宝园(曾译为罗布岭岗隆市岭卡御东园),位于西藏拉萨市西郊。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因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曾常来此沐浴,于是修建了乌尧颇章(凉亭宫);后又修了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格桑颇章"宫殿。此后,八世、十三世和十四位达赖进一步扩建了罗布林卡。现全园占地面积为36万平方米,共有房屋374间,主体建筑除格桑颇章以外,还有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两座宫殿。这里曾是达赖和达官贵人的避暑夏宫。民主改革后,开放为人民公园。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是黄教四大寺院之一,曾作为班禅驻锡之地。坐落在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寺院最初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宗喀巴第八代弟子、被格鲁派追认为第一世达赖的根敦珠巴为纪念去世的经师希饶僧格,聘请西藏、尼泊尔工匠在日喀则精心铸造了一尊2.7米高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为安放此尊大铜像,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权的资助下,于翌年秋季开始动工修建寺院,历时12年将之置于该寺净室内。当初,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来根敦珠巴将其更名为扎什伦布巴吉德经钦却唐皆南巴杰娃林,意为吉祥宏固资丰福聚殊胜诸方州,简称扎什伦布寺,取吉祥须弥之意。后几经扩建,规模越益宏大,并筑有城垣。至明末(1600年),四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却吉坚赞担任扎什伦布第十六任法台之后,此寺就成为历代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其他资料

藏历

http://i4.qhimg.com/dr/200__/t010c17469447f59bf6.jpg藏历是中国藏族人民的传统历法,基本上与夏历相同。它以月球圆缺一个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平年12个月,全年354日;闰年13个月(平均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闰月),全年384日,用以调整月份和季节关系。藏历重视定望,不重视定朔,即必须在每月十五,不一定在每月初一,这样藏历与夏历日序有时相差一天。

藏历采用干支纪年,以阴阳木、火、土、金(藏文直译为铁)、水五行相配代替十干,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支,再以十干和十二支相配成,如:阳木鼠、阴木牛、阳火虎、阴火兔……2001年是夏历辛巳年,藏历为阴金蛇年,也称铁蛇年。藏历还采用二十四节气,对五大行星运行和日月食也做预报。

根据藏历理论,每三十二个半月应闰一个足月,这样藏历年与农历春节的日期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三年循环,即头一年相同,第二年差一天,第三年差一个月,然后再循环。。

藏族人的名与姓

藏族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以取名。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名字前面,以显示地位和官位。如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

一般平民的名字没有姓,只有名。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堆群佩等;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只用名字全称的两个字来简称。有用第一和第三个字来简称的,如:更堆群佩简称更群;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像多吉次旦,简称多吉 http://i4.qhimg.com/dr/200__/t017984ffe27ef83bd1.jpg

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堪称丰富多彩。一种是用自然界的物体做自己的名字的,如:达娃(月亮)、尼玛(太阳);也有用小孩出生的日子作为名字的,如:朗嘎(三十日);还有用小孩出生的星期,为小孩起名的,如尼玛(星期日),也作太阳解,达娃(星期一),也作月亮月份解。不少父母在给孩子起的名字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如父母嫌小孩太多,想结束生育,便给小孩起名仓木决,意思是终止。穷达的意思是最小的,表示再不要小孩。如果父母想生男孩,给自己的初生女儿起名布赤,意思是带男孩

民族医药

藏医是藏民族医药学的简称。藏民族医药科学可谓相当发达。藏医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吐蕃时期已形成体系。在藏王赤松德赞在位期间,藏医药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藏医学鼻祖宇妥·元丹贡布在集古代藏医的基础上,吸收四方医学精华,编著了《四部医典》。 http://i7.qhimg.com/dr/200__/t01a38a7984a9dc071c.jpg

藏医诊断主要为问诊、望诊和触诊等。藏医一般将疾病分为寒症和热症。治疗方法有催吐、攻泄、利水、清热等,除了内服药外,还有针灸、拔罐、放血、灌肠、导尿、冷热敷、药物酥油烫、药物浴等。藏药约有1,000余种,常用的基本有400种,多采用成药。

藏医对人体构造有具体而深入的了解,在各种传统医学体系中可谓独树一帜。按照藏医学说,人体有七种基础物质和三种秽物。这七种物质为食物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和精液。这七种物质都是有形的物质,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而三种秽物则是指粪便、尿液和汗液。 http://i5.qhimg.com/dr/200__/t016a6cd86141b0d666.jpg

藏医认为,全身共有骨头360块,其中脊椎骨28块,肋骨24条,牙齿32颗。四肢大关节有12个,小关节有210处。韧带16处,头发有21,000根,汗毛孔有1,100万。藏医认为,人体有一系列管线系统。其中的白脉十分重要,《四部医典》对此有一段描述,说从脑部脉的海洋里,像树根一样向下延伸,司管传导的水脉有十九条。还有像丝线一般的连接脏腑的脉等,这与现代神经的概念颇相一致;而藏医所说的黑脉,认为它像树枝一样,有的与脏腑相连,有的与皮肤肌肉相连,其分支有大干脉,有小脉700条,更有微细的脉道遍布全身。这里所说的黑脉似乎并非仅指血管。

 

上一条:俄罗斯族 下一条:畲族介绍

 

湖北科技学院党委统战部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电话:0715-8265356  传真:0715-8265356   邮编:437100
ICP备案号:鄂ICP备1200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