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专家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摘编

作者:时间:2020-12-03点击数:

                     参考资料专家及题目

1. 蔡文成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题目:坚持系统观念 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2. 韩保江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部主任

题目: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发展格局 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系

3. 秦芳、欧阳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研究员),甘犁(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题目:充分释放教育红利 缓解人口红利流失

4. 董振华,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题目: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内涵

5. 孙来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题目:为开启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6. 作者:史祝云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题目: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三个着力点



坚持系统观念 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蔡文成(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统筹应对内外环境变化,必须遵循系统观念的内在规律与实践要求,将系统观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1.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人类社会是一个蕴含多样、多变、多元要素的复杂系统,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涉及人类生存发展全过程、各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认识国情世情、谋划发展路径。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统观念以系统思维为出发点,立足整体视域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通过系统思维分析事物内在机理、运用系统方法处理事物发展矛盾,这一科学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秉持系统观念,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问题,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宏观把握与阶段预判相统一、发展框架的全面擘画与局部规划相统一、发展方略的总体部署与重点安排相统一、发展措施的整体推进与具体落实相统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张蓝图绘到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作为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确保我国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

2.坚持系统观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稳中求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循序渐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有条不紊应对内外环境变化,必须遵循系统观念原则。

坚持系统观念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坚持系统观念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要坚持从全局上、源头上、根本上看问题,用系统的思想方法推进矛盾解决,统筹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发展成果与成果分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促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系统观念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尤其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走在时代前列,仍然要以全面深化改革添动力、求突破”,“要注重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持系统观念是破除体制机制弊病、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是有效巩固社会稳定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法。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统筹考虑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推动实现各项改革及其内部各要素互联互动、协同发力、整体推进。

坚持系统观念是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经济发展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形势决定使命,自力更生是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信心的内在要求,开放发展是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外部条件,坚持系统观念是处理机遇与挑战、协调开放与自主、统筹国内与国外两个大局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才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而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3.将系统观念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建议》指出:“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把握系统观念,不只是要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使系统发挥最大效能、实现目标最优。将系统观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必须坚持全局视野、加强整体谋划、立足集体利益、谋求全面发展,发挥系统作为整体的功能优势,形成要素间协同配合的内部关系,构建协同发力的组织结构,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坚持整体性,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统一。整体性是系统观念的核心观点,体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彰显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全局性、全面性。将系统观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必须树立全局意识,坚持“全国一盘棋”,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广泛汇聚发展共识、凝聚多元主体合力,聚合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统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抓住关键,在整体推进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实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

坚持协同性,实现分类指导与要素联动相统一。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协同性是系统观念的关键特性,体现协调发展理念,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性、协调性、关联性。将系统观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必须树立协同意识,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补齐创新发展、农业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短板,强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弱项,实现坚持分类指导与要素联动相统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既要有顶层设计和总体目标,也要坚持具体问题分类指导,注重把握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工作的速度、力度与节奏,促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局面的形成。

坚持平衡性,实现科学发展与全局安全相统一。平衡性是系统观念的基础环节,体现科学发展原则,凸显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均等性、融洽性。将系统观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必须树立平衡意识,处理好发展和安全、改革与稳定、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全面发展与全局安全相统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病、强化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重大举措,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安全屏障。

坚持开放性,实现立足国内与全面开放相统一。开放性是系统观念的鲜明特征,体现开放发展理念,凸显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性、包容性、国际性。将系统观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必须树立开放意识,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立足国内与全面开放相统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提升产品供给与有效需求之间的适配性,在满足国内有效需求的同时,坚持全球视野,推动创新驱动,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供给,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3日 06版)


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发展格局 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系

作者:韩保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部主任)

●新发展格局与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两大重要战略安排,都源于“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需要和由“新常态”“新时代”“新阶段”统一构成的“时代大逻辑”;都以“新发展理念”为“思想灵魂”和“指挥棒”;都是服务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抉择。

●新发展格局着眼于宏观布局,旨在追求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这一本质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则成为“填充”新发展格局宏观布局中具体内容和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总供给和总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具体路径。如果说新发展格局是“表”,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从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等具体路径分别去建设和改革,但这“六个体系”和“一个体制”之间如何贯通和协同、衡量这个现代化经济体系好与不好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等问题,现代化经济体系自身并不能回答。新发展格局恰恰能够回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自身不能回答的这个问题。

●针对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三个方面要求,即“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牢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实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都需要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路径才能落地。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那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在实践中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亟须从理论上回答清楚的问题。

新发展格局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根同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与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两大重要战略安排,可谓“同根同魂”。

首先,两者都源于“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需要和由“新常态”“新时代”“新阶段”统一构成的“时代大逻辑”。为了统筹好“两个大局”,顺应“时代大逻辑”,我们不仅要自觉顺应和遵循“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大趋势,而且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形成新发展格局,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夯实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两者都以“新发展理念”为“思想灵魂”和“指挥棒”。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大关键布局和着力点,都必须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并内化到二者的建设或构建过程中,才能够实现好“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再次,两者都是服务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体现为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该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能够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从投入产出看,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该能够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分配看,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该能够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在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上。从宏观经济循环看,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该能够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进一步的循环畅通,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起大落。实现这样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别无他途。

新发展格局与现代化经济体系互为表里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安排相一致的,二者各有侧重、互为表里、内在统一。

一方面,新发展格局着眼于宏观布局,旨在追求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这一本质要求。所以,它更加强调“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和“要牢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堵点”,更多关注的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数量和结构、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适配,进而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但它既没有明确回答这个宏观布局的具体内容,也没有明确回答通过哪些具体路径来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总供给和总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等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即: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这个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填充”新发展格局宏观布局中具体内容和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总供给和总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具体路径。如果说新发展格局是“表”,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里”。

另一方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无疑需要从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等具体路径分别去建设和改革,但这“六个体系”和“一个体制”之间如何贯通和协同、衡量这个现代化经济体系好与不好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等问题,现代化经济体系自身并不能回答。旨在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总供给和总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的新发展格局,恰恰能够回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自身不能回答的这个问题。在这里,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表”,新发展格局是“里”。只有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切实做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最终,在上述这些基础之上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现代化经济体系才算真正建立起来。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根本依托

针对如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即“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牢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实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都需要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路径才能落地。

首先,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畅通国内大循环。要扩大内需,既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和“做大蛋糕”,从而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不断增强居民消费和投资能力,又需要通过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切实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来“分好蛋糕”,不断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消费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和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其次,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一方面,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有效供给和需求;另一方面,要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的均衡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的关系协调。

再次,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二是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三是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四是加快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经济体系,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释放开放潜能,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7日 11版)


充分释放教育红利 缓解人口红利流失

作者:秦芳、欧阳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研究员),甘犁(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编者按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此作出重要论述。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人才的作用更加凸显。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文化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实现“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目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与使用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智库》版特组织两篇研究报告,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及“十四五”时期的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作出深入分析、提供切实建议。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逐步丧失,经济增长源泉将从过去依靠劳动力充分供给转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主要途径是加快技术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需要以高质量劳动力为基础,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做保障。

1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下降

回顾发展之路,我国一度实施成本领先竞争战略,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参与科技含量较低的国际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近年来,多重因素导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

首先,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见图1),参照“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再生产特征,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不具有可持续性。

充分释放教育红利 缓解人口红利流失

图1:2013年~2018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完成向城市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步入尾声,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的农民工总量虽继续增加,但增速回落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8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8亿人,增速由2010年的5.4%回落到0.6%。其中,进城农民工1.35亿人,比2017年减少204万人,下降1.5%(见图2)。

充分释放教育红利 缓解人口红利流失

图2:2010年—2018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和增速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下降,会带来劳动力供给相对短缺等问题,劳动力工资水平随之上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工资水平大幅上涨。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人口红利的可持续性引起了广泛争论。人口红利本质上是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差距之间的比较优势。过去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较慢的工资增速和较快的劳动生产率增速之间的差异,带来了劳动成本低的竞争优势。数据显示,1997年以前我国制造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实际工资年均增长5%左右,同期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约3%。从1997年开始,制造业工资水平加速增长,实际工资年均增长高达10%,而劳动生产率缓慢增长,仅为3%。工资水平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表明我国在传统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方面相对优势逐渐减弱。

我国在传统制造和服务领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而越南、菲律宾、印度等国际市场劳动力成本更低廉,更容易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比较中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和印尼等国家的相对劳动力成本可知,中国的相对劳动力成本高于越南等国家。随着相对劳动力成本增加,我国过去依靠劳动力充分供给获得的经济增长,将转向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主要途径是加快技术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需要高质量的劳动力为基础。

2 青年受教育水平提升削弱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不仅决定了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影响了国家的技术追赶和技术扩散速度,其增加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教育水平的提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源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意味着劳动者具有更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有研究表明,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上升17%。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构成改善为全员高中学历,劳动生产率将上升24%。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长期以初中以下为主。从2010年到2017年,从业人员中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比重增加,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提高。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水平大幅提高,义务教育普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数据,我国教育水平稳步提升,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中拥有高中以上学历比重从2013年的37.8%增加到2019年的44.5%,16~34岁青年人中该比例从2013年的56.0%上升到64.8%。青年人口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劳动力储备,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

3 新型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领域,我国仍有比较优势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低端产品和服务市场与新兴发展中国家竞争,在技术复杂的产品和服务领域与发达经济体竞争。在低端产品和服务市场,我国已不具备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但在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型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我国在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方面的比较优势依然明显。

我国科技水平尽管整体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越来越多领域已开始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同时,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培养了大量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会促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数据表明,25~34岁青年人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比重从2010年的17.9%上升到2019年的36.5%,这使得我国跨越发达经济体,开发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引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4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15~64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看,2019年我国为9.7年,而世界发达国家这一指标普遍为10—12年。从25~34岁青年人拥有高等教育学历比重来看,2019年我国为36.5%,而韩国是69.6%,日本是61.8%,美国为49.4%,说明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在区域和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2019年我国东部地区有41.6%的25~34岁青年人有高等教育学历,中部为36.7%,西部仅为32.2%。从城乡来看,2017年城镇地区18周岁人口中拥有普通高中学历(不含职业高中)的比重为78.3%,而农村为54.2%。这些差异制约了我国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也蕴含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潜力。

5 发展教育,巩固和提高新的人口红利

首先,加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支出。缩小区域和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是整体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关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8年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为2545.5元,低于全国2794.6元的水平;农村普通初中为3460.8元,也低于全国3907.8元的水平。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仅绝对水平低,增长率也低于全国水平。2018年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增长率为1.99%,全国为2.29%;农村普通初中为1.59%,全国为3.04%。政府应在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增加农村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教育经费支出。

其次,在教育落后地区推广实施“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对达到某一学习目标的学生或教师提供奖励,引导家长、学生和教师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提升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此举有助于增加社会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进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于2015年7月在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采用田野实验,开展首轮“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学生和家长对学习的投入有所增加,学生学习成绩有较大进步。

最后,为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保障和途径。考虑到智能手机的普及,再教育资源的提供可以通过“学习强国”“知乎”等App进行推送。有专业知识需求的就业者还可以通过付费方式获得在线教育资源。这有利于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6日 16版)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内涵

作者:董振华,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并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这表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正式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内涵,是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重要成果。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演进的历史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既立足于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也适应未来中国发展的新趋势,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有了近期、中期和长远目标三者统筹兼顾,我们就不会由于放眼长远而放弃脚踏实地,也不会因为注重当下而迷失远期奋斗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社会发展是一个继往开来、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下,一个社会不断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低级阶段为高级阶段不断积累基础和条件,高级阶段在新的层次上解决低级阶段所带来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基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僵化保守和故步自封,通过不断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勇于创新,勇于变革,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不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

全面依法治国确保我们的改革发展,使我们的改革和发展在有法可依的法治轨道内有序进行,从而避免出现颠覆性的错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基本法治保障。我国是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是一件为长远发展谋、为子孙万代计的大事,它与全面深化改革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四个全面”新表述之间具有内在有机联系,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必须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内涵,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中国号”巨轮必将驶向新的航程、续写新的奇迹。


为开启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孙来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核心阅读

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坚实基础。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我们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稳步前进。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稳步前进。

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而深远

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基础性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和地域必须全面。没有全民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中,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需要尽快补齐脱贫攻坚这块最大短板。

兑现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言必信、行必果,有诺必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我们党一定会兑现自己的庄严承诺。

彰显推动世界减贫事业的责任担当。当今世界,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国际社会,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是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启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18年,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消除农村贫困的决议,把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理念与实践写入文件。中国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地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提供政治保证。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走遍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5年以来连续6年召开7次脱贫攻坚座谈会,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扶贫局面,保证了脱贫攻坚的正确方向,收到了“强化落地、吹糠见米”的实际效果。但必须看到,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将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科学方法论。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和特点规律,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做好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论。这一基本方略的核心内容是,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解决好“四个问题”。通过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做到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彰显实事求是的实践品格、真挚的人民情怀、深刻的辩证思维,推动扶贫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引。

决定性成就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2013年至2019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出全国农村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这些决定性成就,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可低估。我们必须咬定目标、凝心聚力、精准施策,勇于和善于解决各种难题,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坚决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到今年2月底,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稳定住、巩固好“三保障”成果,任务也不轻。必须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持续压实责任,整合帮扶资源,按照既定部署把政策和工作落实到位,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确保啃下硬骨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开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弱项,努力把“三保障”的解决效果稳定住、巩固好。

着力巩固脱贫成果。脱贫户是否有返贫致贫风险,易地搬迁户是否留得住、能致富,关乎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今年2月底各地初步摸底数据显示,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近1000万贫困人口,仍需做好后续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必须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巩固脱贫成果,还需着眼长远,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摸清发展需求,找准发展路子,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严格考核督查。应对各种难题的水平如何、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成效如何,需要通过考核评估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而且要较真、叫板。”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必须严把退出关,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用好督查、巡查、督导等手段,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今年国家将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全面检验各地脱贫攻坚成效,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 人民日报 》(2020年11月11日09版)



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三个着力点

作者:史祝云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中宣部、云南省委先后成立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分赴各地开展宣讲活动;11月13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周末理论大讲堂”对全国高校领导班子、思政部门负责人和思政课教师做了导学辅导,在教育系统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高潮。

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云南高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和贯彻落实要求,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武装师生,鼓舞斗志,凝心聚力,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云南高等教育质量,推动云南高校实现跨越发展。

一、着力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历史性、世界性重大意义。

(一)全会谋划了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发展计划,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建议》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了“十四五”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和“十四五”阶段性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为国务院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系统总结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统筹安排,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整体性规划和战略性全局发展重大意义。

(二)中全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方向性重大意义。《建议》提出了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集中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建议》把阶段性目标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为国家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供了基本遵循,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方向性意义。

(三)全会在党的历史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八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效最显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八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总结了这一时期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指出了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强调全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五位一体”发展全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接续奋斗,最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本次会议开启了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是一次承上启下的关键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四)全会对今后全球经济复苏、国际新秩序形成具有世界性意义。“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这次全会是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本次会议,很多国家政要充分肯定全会通过的《决议》;海外学者撰文指出,中国抗疫经验值得学习,中国抗疫成功,不仅将使中国成为今年G20国家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还将引领全球经济复苏,提振全世界人民的信心,世界的中心正从西方转向东方。本次全会的召开对全球经济复苏、世界格局演变、国际新秩序形成等将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大的世界性意义。

二、着力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基本内容

本次全会发布了一个公报、通过了一个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决议作了说明,这是我们学习本次全会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等是我们应当重点学习的材料。

(一)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全会基本内容,要看到“十三五”取得成绩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全会基本内容,要看到“十三五”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十四五”发展的坚定了信心。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结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全会基本内容,总结《建议》体现的特点。首先,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各个领域提出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举措;其次,《建议》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制定的,是领袖个人心血和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再次,规划《建议》起草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是民主集中制实践的科学理论成果;最后,《建议》提出了“十四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体现了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诸多新特点。

(四)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全会基本内容,要把握《建议》起草的原则和框架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建议》的起草主要把握了五条原则:一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三是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确保不发生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五是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做到既高瞻远瞩又务实管用。规划《建议》总共有15个部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板块。总论部分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我国发展的环境、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分论部分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结尾部分主要阐述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规划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上,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三、着力把握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实践要求

(一)增强高校师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五中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复杂深刻变化,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重大举措,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学懂弄通五中全会精神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党员干部要带领部门师生开展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做到原原本本学、反复深入学、结合实际学,吃透精神、把握精髓、融会贯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结合岗位、部门和学校工作深入笃做。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高校领导干部、教职工个人学习五中全会精神,要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觉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要积极参与学习征文宣讲等活动,领导干部要带头撰写学习体会、理论文章,宣传部要组织领导干部、教职工撰写理论文章;学校领导班子要做群众学习的表率,要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关于教育的发展规划与学校“十四五”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把学校改革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寻找发展的契机,占领发展的先机,抢抓发展的战机,为建设高质量了教育发展体系,建设“双一流”“双高”院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要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用理论指导部门工作,破解部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要以学促进,在学习中加强部门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化解分歧和矛盾,增强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部门教职工理论素养和水平;高校学生党团组织要组织大学生集中学习,增强大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增强大学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

(三)采取多种形式力求学习全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高校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要按照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的“十个讲清楚、十个深刻认识”,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高校党员干部要带头学,党支部组织教职工集中学,辅导员、班主任组织学生分组学,邀请省市委宣讲团成员进校做学习宣讲报告;高校宣传部、团委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等媒介要加强学习内容、学习活动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高校组织部、党支部、工会、团委要组织师生开展学习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融入到“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学习五中全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要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纳入假期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大学生开展以“学习五中全会精神、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和调查报告,举办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社会实践作品评奖活动和学习座谈会等活动;高校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要组建师生宣讲团到学院扶贫点、临近街道社区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学院理论宣讲服务社会的功能。

回顾“十三五”国家发展取得的成绩,展望“十四五”和2035年发展前景,我们有信心、有底气的。从国家层面看,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续写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从高校层面看,我们有一个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善于管理、乐于奉献的中层干部队伍,有一群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有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坚实的硬件基础,有各高校凝练的校园文化精神,有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重视和大力投入,有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期盼,有亿万青年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期待,我们一定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

 

湖北科技学院党委统战部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电话:0715-8265356  传真:0715-8265356   邮编:437100
ICP备案号:鄂ICP备120042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