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茶香系牢民族团结情—记湖北科技学院回族教授、国际青砖茶传播大使定光平

作者:时间:2019-03-19点击数:

 

 

他从小在赤壁城区长大,19岁那年第一次去羊楼洞镇就被这座有着历史感的古镇吸引;12年后,攻读研究生,因为博导的一句话,他开始着手调查羊楼洞茶史,并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在学术界和社会引起强烈反响。2012年以来,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4、7、10等频道“探索·发现”、“地理中国”、“记住乡愁”、“每日农经”等栏目,以及湖北卫视、山西太原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专访,参与多部大型纪录片的策划与制作,如《茶叶之路·两湖茶事》、《青砖茶砸出来的财富》、《羊楼洞村——诚系百年》、《赤壁风云》、《万里茶路寻晋商》、《茶路传奇:羊楼洞寻源》等,为鄂南砖茶文化研究和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被2015世界茶叶大会组委会授予“国际青砖茶传播大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咸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湖北科技学院回族教授定光平。

一、溯源历史,传承“先祖精神”

 定光平是土生土长的湖北省赤壁人,但他是地道的回族人。据史料记载,湖北回族定氏系西台定氏的主支,其一世祖定定,字伯安,又被称为鼎鼎穆,新疆高昌人,元末为西台中丞,随后进入中原,曾为元朝京畿道、浙江平章政事等职,为官刚正不阿,颇具功勋,劾举无所避,德业事功,炳著鉴史。二世讳宝禄,娴习韬略,佐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分封楚藩,授武昌卫指挥。根据《定氏家谱》推断,定光平系定定的第二十世子孙。

 定光平的祖父因1954年大水灾从洪湖迁居赤壁,家道中落,沦为平民,与赤壁当地汉人杂居。在他的记忆里,家里的男子虽然日常不再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女人不戴头巾,但是在饮食上,始终遵循吃牛、羊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不吃马、驴、骡、猪、狗肉,不吃动物血液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的习惯。家里很讲究饮食卫生,注意淋浴和洗涤,家风很严。

“我的祖辈和父辈尚行实,一直保持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习惯,勤苦工作,对于平常的琐碎事务,也不假手他人。我们家的家教也很严,每次父亲听闻我与别的小朋友争执、打架,他都会不由分说,先罚了我再说,理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给祖宗丢脸,从此我不敢造次。”

“我们家和汉杂居在一起,我小时候的玩伴、同学也多是汉族小朋友。大家知道我们的风俗习惯,都非常尊重,没有人会在乎和计较民族的差别,大家相处得非常好。”回忆着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定光平脸上充满幸福的笑容。

“我们家过年都要腌腊牛肉,好多小伙伴馋得直流口水,我偷偷地把家里的腊牛肉带出去,和小伙伴到野外烧烤。他们也喜欢来我家蹭好吃的,我的父母毫不吝啬地拿出美食给大家分享,大家就像一家人,不仅是小伙伴之间,邻里之间关系也非常和睦。”

从小,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的浓厚氛围一直熏陶着定光平幼小的心灵,使定光平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养成了重视民族团结的良好习惯。更没有想到的是,他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与民族团结有着不解之缘。

二、查阅文史,迷上洞茶文化

1989年,大学毕业的定光平第一次去羊楼洞古镇玩,当时看到石板街上的石柱和散落民居周围的断砖残瓦,觉得羊楼洞充满了历史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2001年,已在咸宁学院任教的定光平报考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经济史研究生。在复试的时候,导师组组长彭南生问他在人生经历中有什么疑惑,定光平情不自禁地讲起了自己多年前第一次到羊楼洞的感受:“我的家乡赤壁市有一个叫羊楼洞的地方,老街周围有太多的残砖旧瓦,这里曾经一定有一个比现在的古石板街还要大的一个集镇,我觉得很疑惑:是什么原因会在这里形成这么大一个规模的集镇,又是什么原因让它成了一个断砖残瓦所在的遗址地?”导师组在接连提了几个问题之后说:“你的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很强,研究生三年,你就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吧!”

通过采访当地的老人,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定光平很快就对羊楼洞有了初步的了解。研究生三年,他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旧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档案馆、北京国家图书馆都留下了定光平查阅羊楼洞文献资料的足迹。让定光平没有料到的是,几乎在任何一家大型的图书馆,只要输入“羊楼洞”三个字,就有大量的晚清到民国时期的信息涌现出来。

在导师的指导下,定光平用原始工业化的理论对羊楼洞茶区经济史进行了系列的研究,包括以羊楼洞为中心的整个茶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茶文化发展史,以及到近代汉口开埠前后的内外市场结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演进,并对以羊楼洞为代表的乡村工业化的兴起后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社会阶层、阶级的演变、乡村绅商的分化与功能作了比较完整的研究。

在读研期间,定光平一共发表了发了六篇高质量论文,其中有四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还有两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国学网全文转载,在学术界有了影响力。2004年,定光平的毕业论文《羊楼洞茶区近代乡村工业化与地方社会经济变迁》在本届100多位历史专业研究生论文中,成了唯一一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赤壁宣传部门和茶企在挖掘、宣传自身的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从网上看到他发表的论文,非常认可并把他推荐给到访媒体。中央电视的《茶叶之路》、中央七台的《青砖茶带来的财富》、中央四台的《记住乡愁》等蜂涌至羊楼洞采访,从中央到省市媒体,定光平为赤壁青(米)砖茶的宣传做了不少的服务。

2015年、2016年,赤壁市举办第一届、第二届青、米砖茶大会,请定光平去做学术报告、学术研讨会的主持人;一些青砖茶企搞产品推介会,也请他去讲课;咸宁茶叶高级研修班也请他去当主讲老师……

由于他在湖北青砖茶文化研究领域取得较大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广受学界、媒体、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推崇,被2015世界茶业大会授予“国际青砖茶传播大使”荣誉称号。

三、馆藏历史,留住砖茶记忆

2011年,湖北科技学院以人文学院为依托,成功申报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并获准建设,下设鄂南文化展览馆。在建馆的时候,赤壁青(米)砖茶连县级非遗都不是。但是定光平从专业角度认识到了青、米砖茶的重要性,在建馆之初就把砖茶文化放在了鄂南文化展览馆最重要的位置。“砖茶文化是鄂南文化里时间延续性最长、传播范围最广的地域文化,是鄂南文化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定光平说。他依据历史文献资料,恢复设计了不同年代的制茶机械、工具图纸,并让木工加工复制出来。

在建馆过程中,湖北省赵李桥茶厂的领导曾陪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到鄂南文化中心借“智”。在观看了馆藏丰富、图文并茂的砖茶文化展览之后,该领导非常感动,拉着定光平的手说:“定教授,你是一个实实在在做事的人,展馆里需要什么样的茶砖、展品,你开车到我们厂里来,尽管选!”

后来,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把库房里所有的砖茶样式都给展馆送了一套,从最大的120斤重的屏风砖茶到小块砖茶,约30个品种。这一举动,引得赤壁各个茶企纷纷效仿,他们将自己的砖茶产品、砖茶模子、制茶的各种器具等捐赠给展馆。

展馆建成后不到一年的时间,赤壁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一次性申请国家级非遗成功,并成了咸宁市唯一一个正在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无数人循着千年茶香来羊楼洞寻访砖茶之源。

2013年,咸宁市对口支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考察团到鄂南文化展览馆,定光平为来宾讲解青(米)砖茶历史。定光平介绍说:“茶为国饮,是上至庙堂之上、下至普通百姓雅俗共赏之饮。我们赵李桥的青(米)砖茶至少在十八世纪末就销往大西北,在座的很多朋友都是喝我们的青(米)砖茶长大的吧!”座中一位哈萨克的来宾却摇着头说:“不,我们一直都是喝湖南的茶。”定光平紧接着说:“现在市场活跃,物流业发达,赵李桥青(米)砖茶在新疆的市场份额可能被其它茶挤占了。你们这一代人可能是喝湖南的茯砖茶和安化黑茶长大的,但根据赵李桥茶厂砖茶供销年鉴,在上个世纪50-80年代,赵李桥青(米)砖茶每年大批量地销往新疆,也就是说,你们的祖辈、父辈一直是喝赵李桥青(米)砖茶的。”这位来宾听了将信将疑。在参观完后,定光平拿出一块牌坊牌米砖茶,用取茶器撬下一块,煮给来宾喝。在喝了一口米砖茶后,这位哈萨克的来宾突然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叫:“就是这个味道,就是这种黑砖块茶,我记起来了,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煮给我们喝。只需撬一小块,就可以煮几大壶又香又醇的茶,好多年没喝到这茶了,一直念念不忘,没想到这种砖茶还有生产。我要买这个砖茶,带回去跟亲人分享,告诉他们,这砖茶还有!”得知展馆里没有砖茶卖,这位哈萨克的客人非常失望,直到离开展览馆,他都再三回头。不忍看着他带着遗憾离开,定光平立即从办公室里找出自己珍藏老米砖茶,塞到客人手里。

“他当时捧着砖茶,眼泪都流出来了,一个劲地向我道谢。得知我的祖上是新疆高昌人后,他抱着我说‘怪不得一见如故,原来是老乡相见呢!’”定光平说,“我也希望他能把赵李桥青(米)砖茶还在生产的消息告诉给亲友,也期盼赵李桥青(米)砖茶能重新回到新疆乃至整个大西北市场。”

传播青(米)砖茶文化,用茶香系牢民族情。而今,定光平依然奔走在羊楼洞老街,奔走在茶乡的山野,访问高龄茶人,听乡风民俗,做田野调查,恢复古法制茶工艺。定光平说:“以前,我觉得自己对羊楼洞历史掌握了七八成。通过访谈和查阅文献资料,现在我认为自己对羊楼洞历史连六七成都没有掌握到。我会继续深入地调查和研究羊楼洞砖茶历史文化和古瑶文化,并希望以后能打通产、学、研、用通道,探索青、米砖茶创新发展路径,扩大川字青砖茶的品牌效应,让青(米)砖茶重回世界市场。”

为此,他继续负责湖北省(青砖茶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建设,在万里茶道源头、青砖茶故乡——赤壁市羊楼洞开设“青砖茶传统手工技艺研究与传承工作室”,还创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赤壁市洞镇茶文化开发有限公司,传承、传播羊楼洞茶文化,推动其产业发展。2017年,定光平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赤壁市洞镇茶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在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上获得铜奖。2018年,定光平个人荣获“湖北省最美(优秀)文艺志愿者”荣誉称号。

四、校地融合,开创民协工作新格局

2016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换届,定光平成功当选咸宁市民协主席。上任以来,定光平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模式,开创咸宁民间文艺工作新格局。作为湖北科技学院原人文与传媒学院院长和鄂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咸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定光平整合校地两方面文艺研究资源,充分发挥了民间文艺工作者田野调查的特长,以及高校科研人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高的优势,实现了校地民间文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定光平主办、承办民间文艺高峰论坛、研修班,提高民间工作队伍理论水平。在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和省文联、省民协的支持下,通过校地合作,先后参与主办或承办了中国汉族民间叙事长歌高峰论坛、中国古瑶文化高峰论坛、湖北省民间文艺工作者高级研修班、幕阜山民间文化研讨班等,使得咸宁市民协乃至湖北省民协队伍理论水平和研究实力大大提升。

定光平还主持推进咸宁市申报“中国汉族民间叙事长歌之乡”、“中国古瑶文化之乡”及相关研究基地。亲自推进、指导、督办咸宁全市六县市区“古瑶文化遗存”的调查工作,主持完成咸宁市政府《中国古瑶文化之乡申报书》、《中国古瑶文化之乡专题片》;主持完成湖北科技学院《中国古瑶文化研究基地申报书》。

2017121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组来咸宁进行为期三天的“古瑶文化”考察。在随后的“中国古瑶文化之乡”高峰论坛上,定光平向专家组做了《鄂南咸宁古瑶文化的历史逻辑与活态传承》主题汇报,并对戏凤凰、脚盆鼓等活态传承的瑶文化因子进行了详细阐述,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广西)瑶学学会副会长在发言中说:“咸宁的瑶文化只可重构,不可复制。古瑶文化之乡的申报,有利于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共享现代文化,加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认同,在借鉴中实现创新性发展;有利于铸牢各民族共创、共享、共传中华文化的意识,从中凝练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和归属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1228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咸宁市为“中国古瑶文化之乡”,通城县为“中国古瑶文化传承展示基地”,并在湖北科技学院建立“中国古瑶文化研究基地”,这离不开省、市两级民协和湖北科技学院的辛劳付出,离不开定光平教授倾注的心血。

一直以来,定光平以一种近乎于执拗的“工匠”精神,“抢救性”地打捞着鄂南民间文化的颗颗明珠。为了空余出更多的时间,能够潜心鄂南文化研究,除了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定光平已经辞去了行政职务。在羊楼洞砖茶文化、古瑶文化等鄂南文化调研活动中,他的身影似乎从不可少。他抢救、挖掘、保护赤壁柘坪锣鼓,再现了瑶风楚韵风采,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注意。“咸宁是南北文化过渡积层带,还有很多未解之秘,我会一直去努力探索、发现。”定光平如是说。

 

 

 

湖北科技学院党委统战部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电话:0715-8265356  传真:0715-8265356   邮编:437100
ICP备案号:鄂ICP备12004293号-1